(图为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黄朝林(中),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姚群(左)参加采访。记者金振强摄)
【采访嘉宾】
黄朝林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副院长
姚群 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
当COVID-19疫情来袭时,武汉金银潭医院凭借科研能力,率先发现了病原,赢得了抗击疫情的先机。
近日,该院副院长黄朝林在长江日报策划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以人为本、生命至上——专访武汉战疫院长》录制现场表示,人类最终依靠科研力量应对各种新发传染病。 取得进步和突破。 金银潭医院将继续与科研院所合作,依靠科技的力量,磨砺应对各类传染病的利刀。
谈科研合作
传染病急诊病房大楼建设
加强科研能力
目前,武汉市疫情防控阻击战已取得决定性成果,该市金银潭医院也逐渐走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风暴眼”。
黄朝林在采访中表示,医院未来将更加注重两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强化平战结合机制,建设平战结合的传染病急诊病房大楼;二是继续强化平战结合机制,建设平战结合的传染病急诊病房大楼。 二是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提高传染病的诊疗水平。 技术能力。
2017年,金银潭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平台(GCP)获批。 早在2015年,该院就成为国内首批使用ECMO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单位之一。
今年4月3日,金银潭医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建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市传染病诊疗研究中心。 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加强在传染病诊疗领域的协同创新,服务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 双方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医院党委副书记、公共卫生专家姚群就提升医院科研能力发表了看法。 他表示,传染病医院和综合医院将相互学习,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将加强多学科培训,拓展诊疗服务,提高应对复杂病况的诊疗能力,相互学习借鉴。的优势。 这样,提高了平时的科研水平,提高了医疗综合专业能力。 战时,整个传染病医院的“战斗力”会更强。
(图为姚群接受采访。记者金振强摄)
姚群还表示,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20年下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把预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补短板堵塞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漏洞。风暴之眼任务怎么做, 长处和短处。 公立医院持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谈应对疫情
快速检测病原体
率先开展尸检并进行病理研究
采访中,黄朝林回忆了医院应对疫情的表现。 他说,2019年12月29日,他上午在医院查房,下午2点左右接到市卫生健康委的电话,电话称湖北省新华医院有7名肺炎患者。来历不明,需要金银潭医院的专家来查看。
黄朝林到达现场,仔细阅读患者信息和患者拍片。 由于担心传染,专家将患者安置在不同的房间里。 当天下午,这些患者就被集中转移到金银潭医院。
(图为黄朝林参加采访。记者金振强)
图片“这些患者来医院之前,曾在其他医院诊治过,但找不到病因证据。因为当时冬春季节,最常见的是各种类型的流感,而肺炎是由这种类型的流感引起的更为常见。”
“采取防护措施后,我们立即对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流行病学检查和采样,目的是尽快找到病原体。” 黄朝林说,他们经过病人的鼻腔,然后进入肺部,采集样本,然后送出去检测。 检测。 最后,通过基因测序,最早发现了病原体,发现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为下一步的治疗和诊断计划提供了机会。
为突破COVID-19治疗和诊断瓶颈,2月中旬,金银潭医院响应国家卫健委指示,开展临床病理学研究。 2月16日,首例COVID-19尸检在金银潭医院完成。 14小时后,医院完成第二次尸检。 随后,该院在负压手术室内共完成了18例尸检病理研究。 前五例尸检病理变化被纳入第七版COVID-19诊疗方案,为COVID-19提供了病理基础,受到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高度评价。
抗击疫情期间,医院建设了21个病房、900多张床位,全部用于收治COVID-19患者。 已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2800余例。
谈医患关系
“我被感染了,我能真切地感受到病人的痛苦。”
黄朝林还在采访中讲述了自己感染COVID-19的经历。
1月22日,黄朝林的肺炎开始发作。 当时他正在办公室工作,2点左右开始发烧。 两三个小时后,他浑身无力,满头大汗。 接下来的几天,高烧持续了近20天。 发烧期间还会出现明显剧烈咳嗽、明显喘息、缺氧、胸闷等症状。 那时候,连水杯喝水都会有问题。
“人有一种快死的感觉,就是缺氧。就像你潜水、游泳的时候,你抱着它在水里,有人压着你的头……”黄朝林说,所以通过这次经历, “我能够真正感受到病人的痛苦。”
黄朝林说,他在金银潭医院见过因感染死亡的患者,但他很幸运在感染后通过治疗活了下来。 这得益于国家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努力和医院的科研实力。
黄朝林还表示,自己感染了COVID-19后,经常告诉医生和护士,医护人员要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为患者着想。 比如发烧,医院里经常有体温38℃的病人。 病人非常紧张。 如果医护人员不给予一定的治疗、安慰和指导,患者就会变得非常焦虑。 加强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的教育培训,增强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长江日报·长江网记者柯美美通讯员李杰)
标题:谈科研合作修建传染病应急病房楼加强科研力量
链接:https://www.yaowan8090.com/news/xydt/4451.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