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要玩网 手游攻略 手游评测 杨刚:老年人年表(第362期第一;2024.8.11.51)

杨刚:老年人年表(第362期第一;2024.8.11.51)

时间:2024-09-27 18:39:03 来源:网络 浏览:0

(首次列出362,并不断修订。作为一种思想实验、阅读实验,看人们的兴趣和需求)“孔子人生六阶段论”引出了关于各个年龄点的系统心理学和社会学(如老年资源、健康养老等)、培训、人类学(代际传承)等学科,特别是“不逾矩”、“七十岁”等话题的研究,并没有停留在孔子的表达和思想上,而是在其基础上拓展、深化和完善。比如晚年的“二巴法”表演。老年,占用了人生20%的时间和精力,却可能产生人生80%的成就。有很多人(舒星北、季羡林、周有光、南国农、李可染、张士英等)在70岁以后取得了人生中最重要、最实质性的成就。这样的晚年并不是“余热”,而是“正热”或“最热”。正是“收获期”、“黄金期”、“第二青春期”。从数据和经验的积累、能力的形成、创新的层次和层次来说,我们历经了九十九、八十一难之后,终于得了真经,终于得到了应有的结果。由此,考虑到老年人的性格,突出老年人的智慧(老年功夫)和老年人的贡献(老年人的功德)的独特性。

数字

事迹

姜子牙(约公元前1136年-约公元前1036年;约公元前1156年-约公元前1015年;约公元前1156年-约公元前1017年,约100-139岁)

直到70岁,姜子牙的人生才开始出现巨大的转折,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神史发布日期:2018-11-06)

姜子牙去世时享年139岁,他的一生充满坎坷。年轻的时候,他经历过常人所经历的事情。当他七十多岁的时候,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因此,他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并在一生中取得了许多成就。

姜子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是商末周初人。他一生最大的功绩就是协助周武王成功破纣、灭商、建立周朝,后来又建立了齐国。他的历史地位非常高,诸子百家都将姜子牙视为自己的人物,尊他为“百家宗师”。

姜子牙年轻时野心勃勃。他刻苦钻研天文地理、军事谋略,认真研究治国之法。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展现自己的抱负和才华。小时候当过屠夫,杀牛卖肉,也开过酒铺卖酒。他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值得的,所以他很努力,但是当他70岁的时候,他仍然没有伯乐。我发现他半辈子无所事事,总是宅在家里。

姜子牙72岁时,他的生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从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开始的。姜子牙在渭水河畔(也就是今天的陕西宝鸡)钓鱼,并借此机会结识了姬昌。姬昌外出打猎前,进行了占卜。占卜表明,姬昌将会遇到一位辅君辅臣,帮助他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称霸天下。果然,姬昌在渭河北岸遇见了正在钓鱼的姜子牙。两人相谈甚欢,都觉得姜子牙真是神。于是他让姜子牙跟着他回去。姬昌的太公等待这位辅臣已久,姜子牙便随姬昌回去,尊他为太师。

姜子牙对周朝非常忠诚。他为周朝忧心忡忡,立下了汗马功劳。赶赴齐国时,姜子牙与周公谈论如何治国,并阐述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周公问姜子牙: 你用什么方法来治理齐国?姜子牙回答说: 选有德的人,有功的人,无论远近,都要提拔。周公说,治理鲁国,必须依靠亲公家族,维护周厉的权威。后来的政策就是按照这个治理理念来实施的。齐国建立后,吸引了很多人才,其中主要是东夷本土人才。他们都加入了齐国的统治阶级。短短的时间内,齐国就生机勃勃,呈现出充满生机的壮丽景象。

姜子牙也为齐国的经济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说到治齐,姜子牙的军事能力可以说是非常快的。他尽快实施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政策。姜子牙只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就摸清了齐国的命脉。当姜子牙将情况报告给周公时,周公很惊讶,但也有些难以置信。然而,姜子牙却丝毫没有失去气势。他回答得井然有序,简化了君臣礼仪,尊重当地生活习惯,很快就稳定了齐国。姜子牙的才华无人能及,与周公的儿子伯钦相比,就逊色多了。治理齐国三年,未能治理好。现在他看到姜子牙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所以他骂了伯钦。伯勤也很委屈。伯钦委屈地抱怨道。据说:的东夷人非常不听话。我在实施周礼的时候,花了很大的功夫。达到如此高的效率,花了三年的时间。已经很好了。面对这个答案,周公只能默默叹息。他觉得最重要的是平易近人。如果他不平易近人,当地人就不会愿意接近他。

管子(公元前725年(有人说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80岁(78岁))

80岁了。公元前645年,齐、宋、鲁、陈、魏、郑、曹诸王在牟丘(今山东聊城东北)会面,商议攻楚救徐之策。这一年,管仲去世。

78岁。公元前647年,齐、宋、鲁、陈、卫、郑、徐、曹等诸国在西安结盟,共谋保卫周朝,抵御戎族入侵。

77岁。公元前648年,齐桓公与诸侯修建新城守国,防止北狄入侵。

75岁。公元前650年,北狄入侵魏国,齐桓公率兵救援。

他已经74岁了。公元前651年,周襄王派他为国相,封齐桓公。齐桓公与宋、鲁、魏、郑、徐、曹等国之君齐聚葵丘,庆贺天子赐荀。

73岁。公元前652年,齐桓公在洮与鲁、卫、宋、徐、曹等诸王结盟,巩固了周襄王的地位。

72岁。公元前653年,齐桓公与鲁、宋、陈、郑与宁之母(鲁邑,今山东鱼台)结盟。

71岁。公元前654年,齐桓公指责郑文公逃盟,率诸侯攻打郑国。郑求和。

公元前655年,齐桓公70岁时,按照管仲的计划,在寿至会见了宋、鲁、陈、魏、徐、郑、曹等国的诸王,并与郑国结盟,立周太子,确立太子郑的地位,稳定周朝。周惠王命郑国联合楚国,解除第一次联盟。郑文公不辞而别。

毕达哥拉斯(约公元前580年-约公元前500年(490年),约80-90岁)

毕达哥拉斯,古希腊数学家和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在意大利南部的希腊领土克洛东建立了一个秘密社团。学校成员拥有共同的哲学信仰和政治理想。他们吃简单的食物并接受严格的训练。学校的教义鼓励自我控制、禁欲、纯洁和服从。他们开始在大希腊(今意大利南部)获得很高的声誉,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也引起了敌对派系的嫉妒。后来遭到民主运动的攻击,社团在克罗托内的活动受到严重破坏。毕达哥拉斯被迫迁居塔兰托(今意大利南部塔兰托),并于公元前500年去世,享年80岁。

需要补充有关老年人生活的具体信息。

老子(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2年,99岁)

99岁,公元前472年死于秦国(当时我一百岁)。

86岁。公元前485年,我87岁了。吾入关入秦。途中,劝函谷关知县尹喜留下,并写下《道德经》。

70岁了。公元前501年,老子71岁。孔子51岁。他南下沛地老子故里向老子学习。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72岁)

73岁:公元前479年四月(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72岁: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五年),孔子听说卫国政变,预感到子路有生命危险。子路确实被杀了。孔子非常悲伤。

71岁: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那年春天,林氏被追杀。孔子认为这不是一个好兆头,说:“我的道是穷的。”于是他就停止了修炼《春秋》。六月,齐国陈横杀死齐建公后,孔子会见鲁哀公、三欢,请求鲁国出兵攻打陈欢,但没有得到支持。

七十岁:公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孔子说“七十而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颜回死了,孔子非常悲伤。

69岁:公元前483年(鲁哀公十二年),孔子仍想从政,但未被利用。孔子继续从事教育和文献工作。孔子的儿子孔历去世。

68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齐军攻鲁。孔子的弟子冉有帅与齐军作战,取得了胜利。季康子问冉冉他的指挥才能从何而来?冉有回答说:“这是从孔子那里学来的。”季康子派人带着钱币迎接孔子回鲁。孔子走遍天下十四年,到此结束。季康子想实行《田赋》,孔子反对。孔子对冉有说:“君子之行以礼为本,厚者施,相应事者,薄者收,如此,山丘就足够了。”

六十七岁:公元前485年(鲁哀公十年),孔子在魏。孔子的妻子齐观死了。

六十五岁:公元前487年(鲁哀公八年),孔子在魏。是年吴伐鲁,败。孔子的弟子参加战争有功。

64岁:公元前488年(鲁哀公七年),孔子在魏。主张卫国先正名。

63岁:公元前489年(鲁哀公六年),孔子及其弟子被困于陈、蔡之间,无食。许多弟子因饥荒而病倒,后来被楚人救起。从楚国返回防御,途中遇到一位隐士。 WHO。

62岁:公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孔子从蔡到邺。叶公向孔子请教政治,与孔子讨论有关诚信的道德问题。孔子在前往野辉蔡的路上,遇到了一位隐士。

60岁:公元前492年(鲁哀公三年),孔子说自己“六十而耳通”。孔子经过郑国,到了陈国。他在郑国都城与弟子失散,独自在东门等待弟子寻找。他被别人嘲笑为“一只疲惫的狗,就像一只迷路的狗”。孔子高兴地笑道:“是啊是啊!”

墨子(公元前480年—公元前392年,88岁)

88岁,公元前392年。

子墨子病了。他垂下鼻子,问道:“老师,鬼神都是开悟的,能带来祸福。行善者有福,作恶者有罚。现在我的老师是圣人了,为什么我还要受苦呢?”我的意思是老师说的不好吗?”子墨子说:“即使我生病了,为什么我不知道呢?有的受寒暑之苦,有的受百门之苦,为何盗贼突然无路可入?” 【墨子。公盟]

大约这一年,墨子并不富有,秦华梨成为了巨人。

子墨子制定了埋葬的方法,说道:棺材长三寸,足以让骨头腐烂;棺材长三寸,足以让骨头腐烂;三领子的衣服就够肉烂的了。如果地面挖得足够深,下面不会漏水,上面也不会漏气,有足够的脊到达它的地方,那么它就会停止。哭着哭着,我们忙着追求衣食、财富、祭祀,以此来孝顺亲人。 【墨子。节葬】

81 岁,公元前399 年

墨子八十二岁时,叹曰:“天下已知,尊位已稳,我将被迫流落红松间!”于是他前往周地山,深思道教,想象神灵。随即就听见左右山中有人诵书的声音。墨子躺下后,又有一个人来,用衣服盖住他的脚,墨子就等着他了。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问道:“你不是山神吗?你是拯救世界的神吗?希望你短暂停留,教你道要。”神人说:“我知道你有志于道,所以来见你。你想要什么?”墨子说:“但愿我能长生不老,与天地和谐。” ”于是神赐他《素数》、《祝英丹》、《道戒》、《五行变化》二十五章。他告诉墨子:“你有仙骨,聪明。得此,你就成功了,不再需要老师了。”墨子接受了,合作才能成功。战国时代。【神仙传说.4】

80岁,公元前400年。

子墨子从鲁国来到齐国。他拜访一位故友,对子墨子说:“今无义人,唯你一人为义受苦,不如自己。”子墨子说:“现在这里有人,有一个儿子。如果一个人耕地,有九个人,耕地的人不免焦急。为什么呢?吃饭的人多,耕地的人少。如果没有人,耕地的人不免焦急。”这世上的大义,你为何要阻止我?”【墨子。贵义]

子墨子见齐王(齐国宰相田和)曰:“今此有剑,若试其头,必被斩断,岂能说有利?” ”国王说:“有好处。子墨子道:“尝试的头太多了,能说是有益的吗?” ”国王说:“有好处。子墨子曰:“剑有利,谁受其苦?” ”王曰:“剑有益,尝之者祸。”子墨子曰:“国家覆亡,百姓被杀,谁受其害?” ”国王抬头想了想,说道:“我会受苦的。 【墨子。路问]

齐康公说,大家不宜穿褐色短衣,不宜吃麸皮。他说:“饮食不美,面色不足见;衣着不美,形体丑弱。”因此,食物必须由肉制成。衣服一定要绣花。 【墨子.飞跃】

72岁,公元前408年。

子墨子使胜利的绰象子牛。项子牛三侵鲁地,三败楚国。子墨子听说此事,就派孙子请他退,说:“我托付绰野,一定会帮助骄横的人,维护他的爱情。现在绰野有丰厚的俸禄,欺骗了夫子。夫子入侵了。”鲁三,绰也随三,这是马进闻之而未行之,与佛之悟相违。”陆文]

子墨子在齐之北,迎日。日本人说:“今天天皇已经杀死了北方的黑龙,老师的颜色是黑色的,所以不能北上。”子墨子不听,便北上,到了子河,失败而回。日本人说:我说过老师不能北上。子墨子曰:“南人不能北,北人不能南,有黑者,有白者,何故不能皆成?而天子以甲杀,而蓝者。”龙在东,丙、丁在南杀赤龙,庚、辛在西杀白龙,壬癸在西杀黑龙。你围心空天,子之言不可用。 【墨子。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476年(一种理论是公元前480年)) 死亡日期:约公元前390年(一种理论是公元前420年)。本专栏的材料是(公元前480 年- 公元前392 年))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70岁)

希腊语:,英语翻译:苏格拉底

雅典恢复奴隶制民主后,苏格拉底因藐视传统宗教、引入新神、腐蚀青年、反对民主而被指控并判处死刑。他不顾朋友和学生的求饶逃亡劝告,喝毒酒自杀。他已经70岁了。

柏拉图(-427--347,80岁)

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柏拉图与其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希腊三贤。他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等。

他于公元前347 年春天(三月?)去世,享年80 岁。他的遗嘱禁止出售或转让用于校舍的财产。他留下了四名家庭奴隶,释放了一名奴隶,财产却很少。

79岁,公元前348年。他晚年的最后著作是:《法律与主项式的延续》。他在本章开始后就死了。

公元前357年,70岁的他放弃政治活动,专心写作。他的后期作品包括:《诡辩家》、《政治家》、《菲利普斯》和《蒂迈欧篇》。

孟子(公元前390年—公元前305年,85岁)(一说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83岁;一说约公元前385年—约公元前304年,81岁)

85岁:公元前305年,周赧王十年。秦国内乱,杀了太后和少主。赵攻中山,中山献四城求和。 11月15日,冬至,孟子卒于邹。

84岁:公元前306年,周赧王九年。秦甘茂奔赴齐国。赵在中山攻打胡棣。孟子在邹患重病,坚持着书立说。

83岁:公元前307年,周赧王八年。秦攻克益阳,俘虏吴遂。周朝秦王去世。孟子着书于邹。

82岁:公元前308年,周赧王七年。秦败韩弋阳。孟子着书于邹。

81岁:公元前309年,周赧王六年。秦初任宰相,以垂栗子、甘茂为宰相。孟子着《邹》一书。

80岁:公元前310年,周赧王五年。秦攻义渠、丹、秦。褚书章率兵迎魏。惠施、张仪于这一年去世。孟子着《邹》一书。

79岁:公元前311年,周赧王四年。秦攻楚,攻占昭陵。秦使张仪告诉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都与秦国交战。秦惠王死,诸侯重聚。秦垂立姬助魏攻魏。

孟子在邹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举行问答会,着书《孟子》,记录自己的活动,阐明自己的各种意见。

78岁:公元前312年,周赧王三年。秦、楚兵战于丹阳,秦兵屈(gi)取汉中。楚兵又攻秦,战于蓝田,大败。韩闻之,攻楚于邓。秦、魏、韩三国攻齐,至濮水。妻子死了,张子走了。燕人反齐。燕人反齐后,齐宣王感叹自己“非常羞于孟子”,齐国大臣陈贾为齐宣王辩护。齐宣王不听孟子的劝告,孟子只好离开齐国。齐宣王想赐给孟子一套房屋和万分俸禄,孟子拒绝了。淳于髡讽刺孟子,说他在三大臣中为官,名声和功绩却没有建立,怎么可能离开齐国呢?孟子出齐时,只求在唐邑开仓,赈济饥民。孟子回程途中,在齐国西南的周邑城住了三夜,希望齐宣王派人挽留他。齐宣王最终没有派人挽留,毅然离开。孟子离开齐国后,感叹道:“天不肯太平治天下”。从齐到邹途中,经过宋牛卿,在石丘与宋军会面。回邹之前,他留在了修。回到邹国后,他知道自己的政治主张不会被诸侯采纳,于是不再出行。

77岁:公元前313年,周赧王二年。齐宣王召见孟子。孟子抱怨自己有病,没有来朝,就来拜见东郭氏。宣王派人到孟子府拜访,孟子就住在荆丑家。

76岁:公元前314年,周赧王元年。燕内战时,将军被杀,太子被杀。齐将匡章攻打燕国,杀了燕国蒯王、子之。齐国攻取燕国时,齐宣王问孟子:“诸侯想要干涉怎么办?”孟子主张“先置王而后去”,齐宣王没有采纳孟子的意见。

75岁:公元前315年,周神良王六年。齐宣王派匡章攻打燕国,取得胜利。齐宣王问孟子能否攻取燕国。

74岁:公元前316年,周神良王五年。燕王蒯王“割国于相”。沉同私问“燕可以攻燕吗”,孟子回答“可以”。齐宣王派匡章攻打燕国,孟子拒绝了。

73岁:公元前317年,周神良王四年。秦在岫玉击败韩、赵、魏联军。齐联宋攻魏,败魏于关泽。滕文恭去世。孟子从齐到滕。他悼念滕文公的死,回到齐国后,又悼念公行子的儿子。乐正恪随王气,孟子责之。匡章问道:“陈仲子不是个老实人吗?”孟子不同意。

72岁:公元前318年,周王申良三年。魏、赵、韩、燕、楚五国联合攻秦,无功而返。孟子在齐宣王多次与宣王论政,讨论“诸侯之臣”、“异姓之臣”、“君臣关系”、“尊贤”等仁政。 ”,是否“灭明堂”的讨论,以及“音乐”的讨论。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四十不散”、“修威人之气”;他与太子讨论“做学者的目的何在”。

71岁:公元前319年,周神良王二年。梁惠王死,子襄王继位。孟子见项王与他讨论“天下必须一统”;孟子对项王不满,便出魏,“自制齐”,途经平卢,与齐国丞相孔吉进行交心辩论;齐太子派人给孟子送礼。孟子到了齐国都城临淄,住在稷下书院。齐宣王赐他“庆大夫”的职位。宣王问“齐桓公、晋文之事”,孟子谈“仁政”。

70岁:公元前320年,周王申良(jng)元年,孟子离开滕,前往魏大梁(开封)。梁惠王问孟子:“这对国家也有好处吗?”孟子论述“仁义”,反对法家和政治家以“利”游说诸侯;在与景春的对话中,嘲讽公孙衍、张仪为“妾之道”;孟子在梁朝多次与梁惠王论政;孟子与白圭辩论,说白圭的二十一税善于治水,“乞邻”;梁代孟子与周筱论“古君子官乎乎?”

庄子(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83岁)

83岁,【公元前286年】周赧王二十九年

庄子快要死了,他的弟子们想给他一个厚葬。庄子曰:“我以天地为棺,以日月为连玉,以星辰为珠,以万物为玉,我的陪葬器具,不就是为祸害准备的吗?何必加上呢?”这!”弟子曰:“吾恐黑鸢食夫子。”庄子曰:“上者为乌鸦之食,下者为蚁之食。其他?” 【庄子.御匪杂章】

庄周的病剧让他的弟子们为之落泪。应当说:“我若现在死,谁先来?我若活一百岁,谁来后?这是必然的,何必贪一时呢?” [新理论。消除遮蔽]

77岁,【公元前292年】周赧王二十三年

宋康王年间,宋太子在城中宫中产下一只隼。他派石瞻去捉住它,说:“小虫生大虫,一定能称霸天下。”康王大喜。于是灭滕,击败诸侯,夺取淮河之地。 【战国政策.宋维策】

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何谓恶?”庄子说:“无处不在。”东郭子道:“以后可以。”庄子曰:“其在蝼蚁。”他说:“什么是恶?”他说:“在谷仓里。”他说:“怎么越来越严重了?”他说:“在瓷砖里。”他说:“为什么情况越来越糟?”他说:“它被粪便淹没了。”

东郭子不应该。庄子曰:“夫子之问,无质也。郑、霍所问之,如行于市,愈愈愈糟,必无为也,亦无可逃。若最终道是真,大言亦是如此。“边仙”三字虽有异名,但指的是同一个东西,都是虚无之宫,都是淡泊清明!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我也不知道我要去哪里,但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却不知何为物无边,物有边,所谓物无边,则无边,谓之有余空。是杀衰,不是杀衰,是始末,不是始末,是积散,不是积散。” 【庄子.内篇至北游】

公孙龙问魏谋曰:“龙公子习先王之道,仁义之行长而清,契约不同,分身固白。然而,却非如此。”百家难解,我自以为已至矣。 ……我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牟因公子吸了几口气,抬头望天,微笑道:“你听说过我井里的青蛙吗?”他把乌龟叫到东海说:“我乐意效劳!”下水的时候把帽子夹在腋下,踢烂泥巴的时候就毫无办法。你还是一只螃蟹和一只蝌蚪。善于沟里的水,就能享受过井的乐趣。掌握。习主席是否时常前来观看?东海的乌龟还没有进入他的左脚,但他的右膝已经弯曲了。于是他四处闲逛,对大海说:“它不够大,不能把它举到千里之外;它不够高,不能把它举起来。”它非常深。禹之时,十年九旱,水不增;唐时有八年七旱,悬崖却没有增加。东海大喜。井里的青蛙一听,都吓坏了,失去了规矩。而且,他们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是非,但他们还是想观察庄子所说的话。这无异于把蚊子送上山。商巨赤河注定是无能的。如果你知道和不知道最美妙的言语,但愿意受益一时,这不是井底之蛙吗?

而那里,等待着伟大的皇帝,没有南方,也没有北方。问题有四种解法,令人意想不到。没有东方,也没有西方。从玄明出发,转至大同。子是守规矩,却是找他们去遵守,又是找他们去争辩。这就像用管子看天空,用锥体指向地球。这不是一件小事吗?儿子不见了!而且,你没听说过你丈夫寿陵剩下的几个儿子在邯郸读书的事吗?他没有获得国家的权力,就失去了他的旧路,跪着回家。如果我现在不离开,我就会忘记我的儿子,并失去我儿子的遗产。 ”公孙龙口不合,舌举而不下,遂逃。【庄子·外章秋水】

75岁,【公元前294年】周赧王二十一年

孟尝君同盟,其家族成员魏子为孟尝君接管城池。三起叛乱,未曾一入。孟尝君问之,孟尝君答道:“有贤人,偷其假物,令其不入。”孟尝君大怒,退离魏子。活了几年,人就可以灭掉孟尝君了。齐旻王曰:“君孟尝君将作乱。”田甲劫夺闽王时,闽王怀疑孟尝王,于是孟尝王逃跑了。卫子和苏显听说后,写信给孟尝王不要惹事,并请求他结盟。随后,他们砍掉了宫门,以示孟尝王的到来。闽王大惊,查踪迹后,发现孟尝君并无阴谋,于是再次召见孟尝君。孟尝君因病去世于薛。国王答应了。 [历史记载。孟尝君传】

庄周是齐人。他是一位学识渊博、博学多方的学者。他已经获得了很多知识,但还没有看到。当时齐旻王爱好军事,习惯打仗。庄周的儒生不合时宜。既然不用了,他就想避乱,躲进山里。后来,大庄王派使者带着黄金百俎来聘请宰相,周不肯。使者曰:黄金最贵,宰相尊官,该说什么呢?周说:“你没看见我丈夫在郊外宰杀的牛,穿的衣服吗?”配上竹菜和五谷杂粮吃,并不难吃。使用时,鼎、锅在前,刀剑在后。这个时候,就算你想归还孤牛,为什么宁愿不要食物呢? “口渴而不求水的人,耳朵会受伤。”于是谢过使者而去,又唱道:“天地之道近于心,以修饥渴九德。”喝酒,不要索要食物。远离尘世,清净如玉。做一个好人很难。岩石幽静清凉,可以在清凉凉爽的地方休息。 “许久。” 【秦曹.第二部分]、[太平玉兰。第571章

73岁,【公元前296年】周赧王十九年

楚怀王死于秦,秦归楚。楚国人人都怜悯他,如同亲人一样。所以诸侯并没有指挥秦国。秦国与楚国是密不可分的。 [历史记载。楚家]

庄子巡游刁岭扇时,见一只奇怪的喜鹊从南方飞来。翅膀有七英尺宽,眼睛又大又光滑。感周,相聚栗林。 ”庄周说:“好鸟啊!翅膀长了,翅膀还没消失,眼睛又大得看不见了。他穿着衣服小跑,握住子弹,把它留在了后面。见了蝉,才发现它美丽的荫影,而忘记了自己。螳螂抓住阴影并与之搏斗,但它失去了视线。奇怪的喜鹊从中受益,但当他们看到好处时,却忘记了真相。庄周惊道:“哎!物固累,二人相呼。”捐完弹药就走,虞人追杀。庄周造反,三天不上朝。林杰接着问道:“师父,为什么一瞬间就出现了这么多的空间?”庄周曰:“吾守形而忘身,望浊水而迷于清渊。而闻师曰:‘入矣。按风俗,云游忘身。刁墓周围有奇鹊来访,而在离林中徘徊却忘记了自己的本性,所以不在朝廷。” 【庄子.外部章节。山木]

庄子在山中行走,看见大树枝繁叶茂。樵夫停在它旁边,没有接它。问其原因,他说:“没有什么用。”庄子曰:“此树无材,终其一生。”师父从山里出来,把它留在了一位老朋友家里。老朋友大喜,命朱子把大雁杀了煮了。柱子问道:“其中一个会唱歌,一个不会,请问你能杀掉他吗?” ” 先生说:“不会唱歌的就杀掉吧。明天,弟子问庄子:“昨日,山中树木无木了。”将来,主人的鹅会因为没有才华而死掉。 ”庄子笑道:“周将之将,介于有才与无才之间,故难免。并非如此,乘德而浮,则无名无德。一龙一蛇会随时代而变,但你不会甘于上下移动,你会漂浮为万物之祖。如果你不把事情视为理所当然,那么你就会得到事情并厌倦事情!这是神农、黄帝的法则。万物之间的关系并不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样:团结导致分离,成功导致毁灭,诚信导致讨论,进步导致进步。有德,就会求教;有德,就会求教;如果你不忠诚,你就会被欺骗。你成功是必然的!这里是我弟子的道德之地!

草邮南华山相传是庄子隐居之地。 【山东通志】

72岁,【公元前297年】周赧王十八年

庄子参加葬礼时,路过惠子墓。顾对他的追随者说:“郢人动作迟缓,鼻子像苍蝇翅膀一样,所以请工匠去砍。工匠们在风中挑着石头,听着,砍着,结果宋元皇帝听说后,召来工匠师说:“我可以为你做。”虽然我已经死了很久了!”,我没什么可表达的,我无话可说! 【庄子.徐无归杂章】

尚太宰党问《庄子》中的仁。庄子曰:“虎狼,仁也。”他说:“那是什么?”庄子曰:“父子相亲,何谓不仁?”他说:“对不起,最仁慈的。”庄子曰:“至仁者无亲”。太宰道:“当我听说,没有亲人就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孝,你能说你是极仁极不孝的人吗?”南行至郢,何不见名山,故谓易敬孝;南行至郢,何不见明山?忘记亲人很容易,让亲人忘记我很容易,让世界忘记我很容易。却难令世人忘记我,仁孝何等重要!俗话说,最尊贵的人是国家的国王;最富有的人是国家的财富。最大的愿望与名声一样。这是坚定不移的方法。 ”【庄子.外章天运】

71岁,【公元前298年】周赧王十七年

宋王对宰相唐扬说:“我杀了很多人,群臣却不怕他们,这是为什么呢?”唐鞅对他说:“大王的罪孽都是坏的。罪孽不是善的,而是善的。所以,不可怕。大王要让臣下都害怕。”

辨其善与不善而时罪之,若此则群臣畏矣。”居无几何,宋君杀唐鞅。唐鞅之对也,不若无对。【吕氏春秋.审应览淫辞】 人有见宋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稚庄子。庄子曰:“河上有家贫恃纬萧而食者,其子没于渊,得千金之珠。其父谓其子曰:‘取石来锻之!夫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而骊龙颔下,子能得珠者,必遭其睡也。使骊龙而寤,子尚奚微之有哉!’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子能得车者,心遭其睡也。使宋王而寤,子为口粉夫!”【庄子.杂篇列御寇】 宋置太子以为王,下亲其上而守坚。【战国策.赵策四】 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75岁。其他说法有如98岁等) 名况,字卿(一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晚年从事教学和著述。 有很多学者认为其年龄达到了惊人的九十岁以上,甚至高达百岁之龄。如梁启超将荀子年龄推定为95岁,钱穆所拟荀子生年为86岁,游国恩推定为98岁,罗根泽、郭志坤甚至认为荀子生前看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年龄也达到97、98岁,马积高则认为荀子过百岁。(王天海.荀子校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209—1210) 98岁。拗不过春申君的好意,荀子又回到楚国当兰陵令。后来春申君死了,荀子也98岁了,就辞了官,写了三十二篇文章,这就是传留后世的儒家名著——《荀子》。 53—近80岁,荀子在齐国很受齐王尊敬,被封为“列大夫”。当了齐国的顾问。因为他年纪比较大,学问又好,因此他在五十三岁到七八十岁间,曾三度被众人推选为“祭酒”。 (以下为另一篇资料) 98岁,秦始皇帝三十四年(前213),李斯职任丞相,建议秦始皇禁私学,焚书。荀子为之不食,卒于兰陵(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享年98岁。 90岁,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秦灭齐,秦始皇一统天下。 88岁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灭楚。荀子将他的治世理论写入民歌《成相》,在百姓中传唱。 78岁秦王政十四年(前233)。弟子韩非以韩国使臣身份入秦,劝秦存韩。李斯恐韩非被秦王政重用设计杀韩非。 74岁秦王政十年(前237)。秦王政下逐客令,李斯写《谏逐客书》,秦王召回李斯,收回逐客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 73岁,楚考烈王二十五年(前238)。楚考烈王死,子幽王悍立。王舅李园杀春申君,荀子被罢黜,定居兰陵,著述授业。整理儒学经典,惨改旧作,写下《劝学》等篇章。秦王政九年,行冠礼,谬毐叛乱,败死。 70岁,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楚国因有荀子而复强,楚、赵、魏、燕、韩五国以楚国为纵约长联合伐秦,至蕞(临潼东北)被击退。徙都寿春(今安徽寿县)仍称郢。(据川渝客:荀子年谱2020-09-16)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75岁) 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阿基米德和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 75岁公元前212年,古罗马军队入侵叙拉古,阿基米德被罗马士兵杀死,终年七十五岁。阿基米德的遗体葬在西西里岛,墓碑上刻着一个圆柱内切球的图形,以纪念他在几何学上的卓越贡献。 枚乘(公元前210~公元前138、140年;72、70岁) 枚乘 枚乘(?~公元前140年),字叔,西汉辞赋家。汉族,淮阴(今江苏淮安)人,古籍《汉书》记载为淮阳(今河南淮阳)人。原为吴王刘濞郎中。 枚乘因在七国之乱前后两次上谏吴王而显名,后拜在梁孝王帐下,汉景帝下召升枚乘为弘农都尉。 枚乘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辞赋,《汉书·艺文志》著录"枚乘赋九篇"。 托勒密(约90-168,78岁) 克罗狄斯·托勒密古希腊语:ΚλαύδιοςΠτολεμαῖος;拉丁语:ClaudiusPtolemaeus 埃及天文学家,是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占星家。 需要查明下面的著作清单中,哪些是晚年完成的: 《天文学大成》(Almagest)十三卷(又名《至大论》、《伟大论》、《大集合论》、《大综合论》) 《实用天文表》(Handy Tables) 《行星假说》(Planetary Hypotheses)二卷。 《恒星之象》(Phases of the Fixed Stars)二卷。 《占星四书》(Tetrabiblos)四卷。 《地理学指南》八卷 《光学》五卷 《日晷论》(Analemma) 《平球论》(Planisphaerium) 《谐和论》(Harmonica)三卷 《体积论》(On Dimension) 《元素论》(On Elements) 孙思邈(541-682,141岁)(年龄争议。有101岁、120岁、125岁、141岁、165岁之异) 孙思邈崇尚养生,并身体力行,正由于他通晓养生之术,才能年过百岁而视听不衰。 118岁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又被接到帝都,拜谏议大夫,这次他虽留住在长安,但仍不愿当官。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唐太宗即位后,召孙思邈入京师长安,见到他 70多岁的人竟能容貌气色、身形步态皆如同少年一般,十分感叹,便道:“所以说,有道之人真是值得人尊敬呀!像羡门、广成子这样的人物原来世上竟是有的,怎么会是虚言呢?“太宗想授予孙思邈爵位,但被他拒绝了,仍回到乡间为民医病。 欧阳询(557—641,84岁) 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善于书法,父子俩被合称为“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 》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84岁。贞观年间(626年-649年),欧阳询以80多岁的高龄逝世。 75岁公元632年贞观六年七月十二日,询书付善奴授诀。 72岁。七年书成,询撰序言。全书凡100卷,分48部。此书征引古籍达1400馀种,这些古籍后来大多散佚。赖《艺文类聚》保存诸书许多重要内容。 65岁。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秦王李世民大破窦建德于虎牢,平定河北,欧阳询又一次死里逃生,后来因为他在隋朝时与高祖李渊交情甚厚,所以被授予侍中一职,当时年已65岁。在大唐盛世他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封渤海县男,故也称为“欧阳率更”。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欧阳询应诏与人主持编撰《艺文类聚》。 刘禹锡(772-842,70岁) 70岁会昌二年(842年)病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岁。死后被追赠为户部尚书,葬在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 69岁841年会昌元年,加检校礼部尚书衔。世称刘宾客、刘尚书。刘禹锡晚年到洛阳,与朋友白居易、裴度、韦庄等交游赋诗,唱和对吟,生活闲适,和白居易留有《刘白唱和集》、《刘白吴洛寄和卷》,与白居易,裴度留有《汝洛集》等对吟唱和佳作。此后,他历任集贤殿学士、礼部郎中、苏州刺史、汝州刺吏、同州刺史,最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46岁818年元和十三年曾自编其著述为“四十通”,又删取四分之一为“集略”。这是最早的刘禹锡集和选本,今都不传。载《刘禹锡集》40卷。宋初亡佚10卷,仅剩余30卷。而后宋敏求搜集遗佚,辑为《外集》100卷,但仍有遗漏。《刘禹锡集》三十卷,《外集》十卷,集中卷二十六,二十七收乐府两卷。 白居易(772-846,74岁) 75岁,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 74岁845年,白居易尚在履道里第举行“七老会”,与会者有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与白居易;同年夏,以七老合僧如满、李元爽,画成“九老图”。白居易晚年笃信佛教,号香山居士,为僧如满之弟子。 73岁844年,白居易出钱开挖龙门一带阻碍舟行的石滩,事成后作诗《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并序》留念,诗中仍反映出他“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观。 晚年的白居易大多在洛阳的履道里第度过,与刘禹锡唱和,时常游历于龙门一带。作《池上篇》、《醉吟先生传》自况。晚年白居易的生活,大多是以“闲适”的生活反映自己“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哲学。 70岁842年,以刑部尚书致仕,领取半俸。70岁时,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柳公权(778-865,87岁) 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书法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传世碑刻有《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行、草书有《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柳公权亦工诗,《全唐诗》《全唐诗外编》均存其诗。 87岁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86岁八六四咸通五年令狐绹撰——太子太保魏謩碑 83岁八六一咸通二年郑处诲撰——襄州刺史薛系先庙碑 81岁八五九大中十三年六月——安国寺模《西明寺<金刚经>》。八月八日——九峰镇国禅院额 79岁八五七大中十一年四月崔黯撰——复东林寺碑 77岁八五五大中九年十月裴休撰并书柳公权篆额署衔金紫光禄大夫守工部尚书在京兆府——圭峰定慧禅师传法碑碑额,咸通三年(84岁八六二)又在咸都立碑。大中九年(77岁八五五)柳公权撰并书——唐顺宗女濮阳大长公主碑 76岁八五四大中八年蒋伸撰柳署衔权知太子少傅——唐淮南节度使崔从碑 75岁八五三大中七年二月柳公权撰并书署衔左散骑常侍——唐河东监军康约言碑。八月八日——唐国清寺额及批答。十月萧邺撰——唐吏部尚书高元裕碑。刘三复撰——唐起居郎刘君碑。段成式撰——唐护国寺观音院记 74岁八五二大中六年七月萧邺撰柳署衔左散骑常侍——唐岭南节度使韦正贯碑。崔玙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魏公先庙碑。柳公权撰,书并篆额——唐掖庭局令刘荣璨碑 72岁八五〇大中四年杜牧撰——唐赠太尉牛僧孺墓志。李邕撰柳署衔左散骑常侍——唐普光王寺碑 71岁八四九大中三年韦博撰柳署衔金紫光禄大夫左散骑常侍——司徒刘沔碑 70岁八四八大中二年十月李珏撰——唐赠太尉牛僧孺碑 29岁时状元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张先(990—1078,88岁) 字子野,乌程(今浙江湖州)人。北宋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天圣八年(40岁公元1030)进士。历任宿州掾、吴江知县、嘉禾(今浙江嘉兴)判官。皇祐二年(60岁1050),晏殊知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辟为通判。后以屯田员外郎知渝州,又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张先“能诗及乐府,至老不衰”(《石林诗话》卷下)。其词内容大多反映士大夫的诗酒生活和男女之情,对都市社会生活也有所反映,语言工巧。 嘉祐四年(1059年),知虢州。以尝知安陆,故人称“张安陆”。 88岁元丰元年病逝。 80岁,老年纳妾。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好友苏轼赠诗“诗人老去莺莺在,公子归来燕燕忙”为其生活写照。据传张先在八十岁时仍娶十八岁的女子为妾。一次家宴上,张先春风得意赋诗一首:“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苏轼也即兴附上了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后来此小妾八年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大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小女儿相差六十岁。 74岁1064年治平元年以尚书都官郎中致仕。此后常往来于杭州、吴兴之间,以垂钓和创作诗词自娱,并与赵抃、苏轼、蔡襄、郑獬、李常、梅尧臣等名士登山交游,吟唱往还。 【千秋岁·数声鶗鴂tí jué】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惜春更把残红折。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莫把幺弦拨,怨极弦能说。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夜过也,东方未白凝残月。(别作:东窗未白孤灯灭) 张先的《天仙子》:落红满径,云破月来花弄影 这是北宋词中名篇,也是张先享誉之作,一句“云破月来花弄影”流传千古。张先因为所创的词中以三句带有“影”字的佳句为世所称,又被誉为“张三影”。三影先生临老伤春,将暮春萧条凋零之景与自己晚境迷惘伤怀之情交融在一起,借酒消愁,醉意虽褪,愁亦未减,大有冯延巳“酒醒添得愁无限”的萧索愁绪。 戏说张先:一生诗酒风流,宋史无传,词坛留名! 张先一生,八十八载的光阴,历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五朝,生前与欧阳修、晏殊、东坡等巨擘交游甚广,一生官不显达,却也平稳富、波澜不兴,作为宋初文坛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宋史》却无立传,生平多不可考,如今流传下来的也多是些生活趣事,可以想见,张先的一生或是疏放浪漫,极富情趣。 洪迈(1123-1202,79岁) 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庐,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他一生著作有40多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容斋随笔》,被历代名人誉为"垂范后世"的佳作,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当政者具有资政、资治作用。最值得一提的是:《容斋随笔》受到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终生珍爱,毛泽东对此书真可谓爱不释手,临终时此书还摆在他案头。 卒年80,谥"文敏"。是南宋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74岁1197年)九月,那么,自此以后至其嘉泰二年(1202年)去世中的五年左右时间,应当就是他写作《五笔》的时间。 陆游(1125—1210,85岁) 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宋人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有手定《剑南诗稿》85卷,收诗9000余首。又有《渭南文集》50卷、《老学庵笔记》10卷及《南唐书》等。书法遒劲奔放,存世墨迹有《苦寒帖》等。 85岁1210年1月26日(十二月二十九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之际,陆游留下绝笔著名诗篇《示儿》作为遗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84岁1209年嘉定二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日重,遂卧床不起。 83岁1208年。同卷《禹寺》有“绍兴年上曾题壁,观者多疑是古人”,作于嘉定元年,由此可知《钗头凤》确为沈园题壁词。 82岁1207年开禧三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诛杀韩侂胄,遣使携其头往金国,订下“嘉定和议”,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到这些不幸的消息,悲痛万分。陆游《剑南诗稿》卷七十,诗《禹祠》有“故人零落今何在?空吊颓垣墨数行”,作于开禧三年(1207)。 81岁1206年开禧二年,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宋军准备充分,出师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但韩侂胄用人失察,吴曦等里通金朝,按兵不动,图谋割据。陆游诗翰多次催促,吴曦不理。不久,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 79岁1204年嘉泰四年,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tuō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78岁1203年嘉泰三年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岁。嘉泰三年(1203年)五月,陆游回到山阴,浙东安抚使兼绍兴知府辛弃疾拜访陆游,二人促膝长谈,共论国事。辛弃疾见陆游住宅简陋,多次提出帮他构筑田舍,都被陆游拒绝。 77岁1202年嘉泰二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朝廷诏陆游入京,担任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一职,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并免去上朝请安之礼,不久陆游兼任秘书监。编修国史其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给予种种合作,并应韩侂胄之请,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 69岁1194年绍熙五年,太上皇赵昚病故,宋光宗赵惇称病不肯居丧,满朝哗然。知阁门事韩侂tuō胄与知枢密院事赵汝愚等密谋,废除赵惇,立太子赵扩为帝,是为宋宁宗。韩侂胄是赵扩妻韩氏的叔父,把持朝政,独揽大权,贬朱熹、斥理学、兴“庆元党禁”,专权跋扈,陆游便写诗谴责韩侂胄。 苏辙(1039-1112,73岁) 73岁,1112年政和二年春,游颍昌西湖,泛赮水,并有诗作。九月,以太中大夫职致仕。十月三日(10月25日),苏辙逝世,享年七十四岁。 72岁,1111年政和元年,撰成《栾城第三集序》。 69岁,1108年大观二年,苏辙复任朝议大夫,迁任中大夫。 68岁1107年,著《论语拾遗》。 67岁,1106年崇宁五年九月,撰成《颍滨遗老传》及《栾城后集序》。 65岁,1104年崇宁三年正月,苏辙在颍川定居,因感于元佑时人所剩无几,于是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 ,终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谢绝宾客,决口不谈时事,将所感皆寄托于诗中。 64岁,1103年崇宁二年,苏辙为避祸,独自迁居汝南。十月,朝廷罢苏辙提举太平宫之职。苏辙住在许州,又被授以太中大夫致仕。 63岁,1102年崇宁元年五月,宰相蔡京当国,党祸复起,苏轼等已去世的元佑党人,原追复官告并缴纳;苏辙等在世之人,并不与在京差遣。同年,朝廷削苏辙五官,降授朝议大夫。 62岁,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七月,苏轼在常州(今江苏常州)去世,临终前以不见苏辙为憾。苏辙得知后,在悲痛中为其撰祭文,不久又作《追和轼归去来词》,其后作《东坡先生墓志铭》。 李清照(1084—1155,71岁;一说1156,73岁) 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68岁(1151年,绍兴二十一年),是年前后,晁公武《郡斋读书志》撰成于四川荣州、洪适跋《赵明诚〈金石录〉》于临安。晁著云“格非之女,先嫁赵诚之(明诚),有才藻名。其舅正夫相徽宗朝,李氏尝献诗曰:‘炙手可热心可寒。’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洪跋云“赵君无嗣,李又更嫁。” 67岁(1150年,绍兴二十年)是年或上年,清照携所藏米芾墨迹,两访其子米友亡,求作跋。 66岁(1149年,绍兴十九年),王的《碧鸡漫志》撰成于成都,其卷二谓易安“再嫁某氏,讼而离之”。 65岁(1148年,绍兴十八年),《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成,其卷六十《丽人杂记》条苕溪渔隐曰:“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小词云:‘昨夜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此语甚新。又九日同云,‘帘卷西风,人似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易安再适张汝舟,未几反目,有启事与綦处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兹驵侩之下材。’传者无不笑之。” 64岁(1147车,绍兴十七年),撰于是年或稍前的、为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所引的《诗说隽永》云:“后有易安李,李在赵氏时”,意谓李后适他姓。清照仍居临安,尝忆京洛旧事。《永遇乐》、《添字丑奴儿》作于是年或稍后。 63岁(1146年,绍兴十六年)春,曾慥《乐府雅同》成,其下卷收情照词二十三首。 60岁(1143年,绍兴十三年),清照居临安。夏撰《端午帖子》。进帖子词原力学士院事,此系代笔。《金石录》于是年前后表进于朝。 胡适:李清照虽生于北宋,到南渡时,她已是50岁的老妇人了。但她对于北宋的大词家,二晏、欧阳、苏、秦、黄一一都表示不满意。(《国语文学史》) 伊本·路世德(1126—1198,72岁) 伊本·路世德(Ibn Rushd(拉丁化),1126年4月14日—1198年12月10日)。是一位享誉世界的生活于中世纪时期的阿拉伯哲学家、教法学家、医学家及自然科学家 [1] 。拉丁名阿威罗伊 。生于西班牙科尔多瓦的一个伊斯兰教法官世家。早年受过良好的传统教育,精通医学、天文学和数学,在伊斯兰教法、伊斯兰哲学、希腊哲学、阿拉伯文学、逻辑学等方面均有较深造诣 [1] 。曾被聘任为地方教法官和宫廷御医。期间曾奉哈里发之命翻译并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全部哲学著作,他将伊斯兰的传说与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并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是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集大成者,对西方世界的影响极大,仅流传后世的哲学、宗教方面的著作就多达118本。 [1] 晚年被对手诬告其著作具有异端倾向而遭放逐,著作也遭焚毁。数年后被恕罪,并被召回,晚年死于摩洛哥马拉喀什。 朱熹(1130-1200,70岁) 71岁六年(1200年)。正月,作《聚星亭赞》。三月初,为诸生说《太极图》和《西铭》甚详。初九日午时卒于建阳考亭。临终前,作书三封着子弟更力加修正遗书。十一月,葬建阳县崇政乡嘉禾里九峰州龙归后塘九顿峰下。 69岁四年(1198年)。十二月,乞致仕,封婺源开国男,食邑三百户,仍兼秘阁修撰。 68岁三年(1197年)。与蔡季通会宿寒泉,订正诸书。十二月,著《伪学籍》。《韩文考异》成。 67岁二年(1196年)。时韩胃为相,熹忧其擅权害政,上疏斥言窃柄之失,遂触韩之忌。胡弦、沈继祖等人,乘机诬朱学为"伪学",有十大罪,主张斩熹之首,以绝朱学,史称"庆元党案"。十二月,削秘阁修撰。修《仪礼经通解传》成。 66岁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正月,辞旧职名。三月,又辞,不允,转朝奉大夫。五月,辞职名并乞致仕,不允。十二月,以屡辞职名,诏依旧克秘阁修撰宫祠如故,罢去侍讲职衔。《楚辞集注》成。 65岁五年(1194)。正月,会洞獠侵扰属郡,五月至镇,遣使谕降之。改建岳麓书院。奏请飞虎军隶本路节制,从所请。六月,申乞归田,不允。七月,宁宗即位,召赴行在奏事,辞。考正《释奠礼仪》行于郡。八月,除焕章阁待制兼侍讲,辞,不允。九月再辞,有旨趋今疾速供职。十月,朔乞且带旧职奏事,次日入国门,越日奏事行宫便殿。奏事后,辞新除待制职名,不允。任职仅四十六天。上孝宗山陵议状。受诏进讲《大学》。差兼实录院同修撰,再辞,不允。更化覃恩授朝请郎,赐紫金鱼袋。闰月编次讲章以进。诏除宝文阁待制,知江陵府湖北安抚,辞。十一月,还考亭复辞前命,仍乞追还新旧职名。十二月,诏依旧焕章阁待制,提举南京鸿庆宫。《竹林精舍》成。 64岁四年(1193年)。二月,仍旧主管南京鸿庆宫。十二月,除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赐紫章服,辞,不允。 63岁三年(1192年)。筑建阳考亭书院。十二月,除知静江府广南西路略安抚,辞。《孟子要略》成。 62岁,二年(1191年)。正月,长子塾卒。三月,复除秘阁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四月,再辞职名。五月,归建阳,七月,再辞职名,不允。九月,除荆湖南路转运副使,辞。十二月,以漳州经界法不行,自劾。 61岁,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四月上任,首下教令。奏行经界法。刻《五经》、《四书》于郡。 60岁,十六年(1189年)。正月,除秘阁修撰,辞。二月,光宗即位,拜祠命,辞职名,不允。《大学章句》、《中庸章句》成。四月,再辞职名,五月从所请,仍旧直宝文阁,降诏奖谕。闰五月更化覃恩转朝散郎,赐绯鱼。八月,除江东转运副使,辞。十一月,改知漳州,再辞,不允,始拜命。任职一年。 白玉蟾(1134—1229,95岁) 原名葛长庚,字白叟、如晦、以阅、众甫,号海琼子、海蟾、云外子、琼山道人、海南翁、武夷翁,世称紫清先生。北宋琼管安抚司琼山县五原都显屋上村(今海南省琼山县石山镇典读村)人。 6岁丧父,母改嫁澄迈县白家,改名白玉蟾(白出生时,母梦有白色蟾蜍入怀)。7岁能赋诗,12岁应童子科落第,渐厌恶科举仕途。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16岁时离家云游,养真于儋州松林岭。23岁只身渡海到大陆各地求师。最后入住武夷山止止庵,师从道教南宗四世祖陈楠,尽得其道术。并遵师命至黎母山遇真人授“上注法篆洞法玄累诀”,创立道教南宗宗派。 嘉定年间(1208~1225年),诏入太乙宫中,为皇帝讲道,被封为紫清明道真人。后往来名山,行踪莫测。绍定二年(1229年),卒于盱江(今江西省境内,一说卒于今海南省定安县文笔峰)。 平生博览群经,无书不读。书法善篆、隶、草,其草书如龙蛇飞动;画艺特长竹石、人物,所画梅竹、人物形象逼真;又工于诗词,文词清亮高绝,其七绝诗《早春》被收入传统蒙学经典《千家诗》。所著《道德宝章》(又称《老子注》),文简辞古,玄奥绝伦,独树一帜,被收入《四库全书》。其他著作有《海琼集》、《金华冲碧丹经秘旨》、《海琼白真人语录》、《罗浮山志》、《海琼白玉蟾先生文集》等。是海南历史上第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名人。 白玉蟾天才横溢,慧悟超绝,为文制艺,无所不能,诗词、书法、绘画、散文、论文,无不举世瞩目。白玉蟾在世96年,传世1000多首诗词,有诗入选《千家诗》,他的诗文歌咏山水,记叙故实,宣扬道法,抒发情感,足迹踏遍南宋半个天下,诗文也传遍半个天下。当时热爱其才情的人很多,有人将其诗文收编成集,如《琼管集》、《上清集》、《玉隆集》、《武夷集》、《庐山集》等,流行于世。 白玉蟾在道教历史中并非最出名的人物,在中国诗歌史上也并非最出名的诗人;但是,他是道教人物中最杰出的诗人,是历代诗人中最著名的道家,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道宗仙诗大家。 白玉蟾著有《玉隆集》、《上清集》、《武夷集》(后由弟子彭耜编为《海琼玉蟾先生文集》)、谢显道编《海琼白真人语录》、《道德宝章》、《海琼词》、彭耜编《海琼问道集》。 马可·波罗(1254—1324,70岁) Marco Polo 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 70岁1324年马可·波罗逝世前,《马可·波罗游记》已被翻译成多种欧洲文字,广为流传。现存的《马可·波罗游记》有119种各种文字的版本。 45岁1299年写完《游记》,“几个月后,这部书已在意大利境内随处可见”。 41岁1295年马可波罗一家回到意大利。 回意大利后,马可·波罗在一次海战中被俘,在狱中他口述了大量有关中国的故事,其狱友鲁斯蒂谦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黄公望(1269-1354?85岁?一说,1358、1362) 元代画家。名公望,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等。名列"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之首。传世画作有《富春山居图》《水阁清幽图》《天池石壁图》《九峰雪霁图》《富春大岭图》等。著有画论《写山水诀》。 85岁。晚年住于杭州筲箕泉,元顺帝至正十四年(1354)十月二十五日逝世,享年86岁,葬虞山西麓。《道藏》收入金月岩编、黄公望传《纸舟先生全真直指》一卷、《抱一函三秘诀》一卷,阐述全真道内丹原理和功法。 81岁至正十年,为此图作题时,尚未最后竣稿。此图是黄公望水墨山水画中的杰作。当时社会上摹本就有十余种之多。但后来被烧成两段,后人分别名之为《剩山图》和《无用师卷》。现《无用师卷》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剩山图》藏于浙江博物馆。 78岁至正七年(1347),黄公望的山水画,很多创作于此间,时断时续,历经数年。 70岁以后,在富春江畔创作的《富春山居图》,长636.9厘米,高33厘米,用水墨技法描绘中国南方富春江一带的秋天景色。在构思时,他跑遍了春江两岸,用六七年时间才画成,画面表现出秀润淡雅的风貌,气度不凡。他在创作风格上主张学习前人,并提出见到好山好水就随时写生,不被动绘画创作。作为地位显赫的富贵文人画家,王原祁更关注纯真的绘画语言,他“为艺术而艺术”的迷狂心态,值得后人学习。黄公望居富春江时,身上总是带着皮囊,内置画具,每见山中胜景,必取具展纸,摹写下来。富春江北有大岭山,黄公望晚年曾隐居于此,他以大岭山为师,仍外出写生,创作出三丈多长的巨幅画《富春山居图》,成为不朽之作。 66—71岁,元顺帝至元年间(1335-1340),黄公望被浙西廉访徐琰辟为书吏,被诬入狱。 彼特拉克(1304-1374,70岁) 意大利文:Francesco Petrarch 70岁1374年7月19日,彼特拉克在一个叫阿克瓦的小村里去世。当人们发现他的遗体时,他的头还埋在维吉尔的手稿中。 37岁1341年4月8日,他在罗马的卡匹托利山上接受了“桂冠诗人”的称号。 伊拉斯谟(约1466-1536,70岁) 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荷兰哲学家,16世纪初欧洲人文主义运动主要代表人物。 70岁1536年回到巴塞尔。同年7月12日病逝。在巴塞尔突然死于痢疾。虽然他一直忠于罗马的罗马教皇当局,但他没有并收到天主教会的最后仪式(last rite);在他死亡的报告里并没有提到他是否要求成为一个牧师。这与他认为外在的表现不怎重要的观点是一致的;重要的是信徒与上帝的直接关系。他在巴塞尔大教堂举行了伟大的葬礼。他最后的话,如他的朋友 Beatus Rhenanus(德国人)所记录的,是“亲爱的上帝”(荷兰语:Lieve God)。 63岁1529年宗教改革浪潮席卷巴塞尔时,去弗赖堡。 在宗教改革运动中,伊拉斯谟同路德意见不和,争论激烈,虽然他同情路德的工作、也反对路德谴责的教会的弊病。他既痛斥罗马教会,也不满意路德的新教。晚年,他与世隔绝,在矛盾的心境下度过了孤寂和苦难的余生。 58岁1524年写了《论自由意志》并同马丁·路德通信,批评路德。 文徵明(1470-1559,89岁) 文征明(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一般指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为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南直隶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鉴藏家。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柯律格说,16—18世纪的300年间,文徵明在中国的影响力,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米开朗琪罗。 文徵明的逆袭:8岁不会说话、30岁屡试不第、90岁成一代男神 文徵明的画里,没有愤怒,没有悲伤,没有狂喜,没有宗教情绪,也没有哲学思索(杨岗:“五没有”本身也是一种特色。丰子恺等与之同类。占据着一个事物类别、意义类别的位置,值得注意)。只有闲适的小人儿,在山水间逛吃逛吃。和其它山水画里作点缀的小人儿不同,他的小人儿是活泼泼的,好象就在画里生活,一看就让人欢喜。 文徵明曾学文于吴宽,学书法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生平九次参加乡试均不中。 文徵明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四绝”,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在文学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愈老愈妙。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起点,书法技艺通过坚持练习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评论家王进玉:文征明80岁时仍创作完成了代表画作《古木寒泉图》,85岁时仍能写一手精美的蝇头小楷。[33]年近90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执笔而逝。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文徵明著有《甫田集》,编有《停云馆法帖》等。[12] 89岁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二月十六日,用行书写了《张一川小传》;二月二十,为御史严杰母书写墓志,没有写完就离开了人世,享年九十。[15]其弟子私谥贞献。 88岁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二月十六,用行书写了《山居篇》及前后《赤壁赋》;四月十六,仿倪瓒作小幅,并画了《云山卷》;冬日,作《赤壁赋》书画合卷,又画了《水亭诗思图》。[10]他88岁时书的《小楷真赏斋铭并序》,依旧骨力劲健、楷法不懈,这在中国书法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文徵明的小楷虽然早、中、晚各阶段略有不同,但却反映了他一生都用功于小楷。 87岁1557年嘉靖三十六年,作《思石湖》诗;三月十三日夜,给孙子文元发画了《古木奇石图》,又创作了《永锡难老图》及诗给寿武英殿大学士徐阶;五月十六,仿赵孟頫画了《鹊华秋色图卷》。 86岁1556年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初四,为米芾临摹的字帖《禊帖》题跋;是月,《停云馆帖》卷十"国朝名人书"摹勒上石。三月十五,病愈,用行书写了《早朝诗》十首;同年,观仇英画《玩古图》,写了《玩古图说》。是月,跋《兰馨帖》,考定为唐张旭书。[1][10] 85岁1555年嘉靖三十四年二月初十,用小楷写了《后赤壁赋》,与嘉靖九年(1530年)写的《前赤壁赋》合成一卷;同年春,创作了《闲兴》诗七首;八月十日,以黄庭坚笔法写了《后赤壁赋》,后与仇英画合成一卷;九月,用董源、巨然法画山水。 84岁1554年嘉靖三十三年二月十六,作《桃园问津图》;同年春,与客人游西山,经龙池,回家后画了《龙池叠翠图》纪胜;同年,应华夏之请,为其父华钦撰写墓志。 83岁1553年嘉靖三十二年九月九日,游双塔院。九月十日,登治平寺,皆用陶渊明己酉九日诗韵赋诗二首;十月,仿倪瓒笔法作山水长卷;十一月,为俞宪作墨笔山水;同年,用小楷写了徐阶撰写的《明故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吏部尚书赠少保谥文襄渔石唐公墓志铭》。《离骚经》是文徵明83岁所做,已进入化境,毫无懈怠之笔。《前后赤壁赋》则是文徵明楷书的另一种风貌,更多地取法王羲之楷书笔意,是较常见的书法作品风格。这类作品,楷书端正方整、秀雅和劲、一丝不苟。 82岁1552年嘉靖三十一年四月九日夜,用行书写了《西苑诗》十首,后刻入《停云馆帖》;小至日,刘麟来吴,与陆师道、彭年、陆安道、袁尊尼、文元发等游虎丘,题名剑池东壁。 81岁1551年嘉靖三十年二月二十六,用小楷写了晋陶潜的《桃花源记》及诗,并题跋。 80岁1550年嘉靖二十九年三月,与徐封等游虎山桥,作图纪游;六月十六,为徐封画《万壑争流图》,又画了《山园图》相赠。 79岁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五月,白描《老子像》;秋,为华夏作《真赏斋图》。 78岁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三月,文徵明与汤珍、钱同爱及甥陆之箕游宜兴善卷(权)洞。过吴氏,观吴伦旧藏赵伯驹《春山楼台图》并题。四月十日,小楷《千字文》于玉磬山房。六月八日,为华云写生十幅,用细笔白描,而神明不衰。 77岁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五月,摹刻了祝允明的草书作品《古诗十九首》及《书述》上石,后将其编入《停云馆帖》为卷十一。 76岁1546年嘉靖二十五年秋,泛舟至楞伽寺,看了沈周的《秋山访隐图》,并题诗一首。 75岁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正月初二,用小楷为陈伯慧写了前后《赤壁赋》;闰正月初二,重题弘治八年(1495年)创作的《金焦落照图诗》;二月十二,用小楷写了《千字文》;同年,题写画兰寄给吴承恩;八月二十一,写了《兰亭叙》,周天球将其与祝允明写的《黄庭经》、王宠写的《曹娥碑》、蔡羽写的《湘君》《湘夫人》、陆师道写的《麻姑仙坛记》、彭年写的《洛神赋》,合装成册,并请仇英分别为之作画。 74岁1544年嘉靖二十三年三月初七,文徵明与诸友游东禅寺及南城,见桃花盛放,回家后写了《桃源洞小景》并写了《桃花源记》;三月十六,与朱朗、周天球、彭年及儿子文彭、文台至宜兴,游览史济玉阳洞天,期间为宜兴吴俦画了《沧谿(xī同“溪”)图》;七月,用行书写了《兰亭序》扇面。 73岁1543年嘉靖二十二年二月初八,与汤珍、陆师道、王曰都等游华山;二月十六,为王榖祥作《落花图》并写了一首诗;初夏,于玉磬山房作兰竹长卷;六月上旬,用四种文体写就《千字文》,并用行书写了旧作三十首。 [10] 72岁1542年嘉靖二十一年七月初四,为自己收藏的怀素书法《千字》题跋。怀素有小草及大书书法两卷,均为文徵明所得。大书书法缺失数行,文徵明将其补全;十月十六,为顾兰撰写传记;同年,妻子吴氏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71岁1541年嘉靖二十年二月十六,画了《勾曲山房图》;三月十六,作《石湖烟水书画卷》,有行书七律三首。又在泥金扇面上用小楷写了《前赤壁赋》全文,并补了一幅画;四月初七,写了《后赤壁赋》扇面并作画;十月六日,为黄庭坚的《杂录册》题跋。 [4] [10] 70岁1540嘉靖十九年四月初十,用小楷写了《昼锦堂记》;七月十五,仿王蒙笔意画《松泉高逸图》;七月十六,用小楷在儿子文嘉的画上写了《文昌帝君传》;此后与华云游尧峰,回来后作图并题跋;八月,与王榖祥游石湖,在船上画了《赤壁图》;十一月十五,为杨仪收藏的阎立本画作《萧翼赚兰亭图》题跋。 56岁1526年嘉靖五年,文徵明辞官归乡,专事创作。 53岁1523年嘉靖二年,以岁贡生参加吏部考试,被授予翰林院待诏之职。 哥白尼(1473-1543,70岁) 尼古拉·哥白尼(波兰语:Mikołaj Kopernik),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教会法博士、神父。 70岁1543年5月24日哥白尼去世的那一天才收到出版商寄来的一部他写的书。 60岁1533年,在罗马做了一系列的讲演,可直到他临近古稀之年才终于决定将它出版。 40岁提出日心说,改变了人类对自然对自身的看法。当时罗马天主教廷认为他的日心说违反《圣经》,哥白尼仍坚信日心说,并认为日心说与其并无矛盾,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 米开朗基罗(1475-1564,89岁) 意大利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米开朗基罗 88岁时设计了圣玛丽大教堂。 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61岁1536年,米开朗基罗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末日审判》。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89岁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杨慎(1488-1559,71岁) 明代文学家、学者、官员,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 杨慎于明武宗正德六年(23岁1511年)状元及第,授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在武宗微行出居庸关时,杨慎上疏抗谏。明世宗继位,复任翰林修撰兼经筵讲官。嘉靖三年(36岁1524年)卷入“大礼议”事件,触怒世宗,被杖责罢官,谪戍云南永昌卫。在滇南时,曾率家奴助平寻甸安铨、武定凤朝文叛乱,此后虽往返于四川、云南等地,仍终老于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71岁1559年),杨慎在戍所逝世,享年七十二岁。明穆宗时追赠光禄寺少卿,明熹宗时追谥“文宪”,世称“杨文宪”。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后人论及明代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推杨慎为第一。他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当时风气之外。著作达四百余种,被后人辑为《升庵集》。 71岁1559年。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七月六日卒于戍所,时年七十二岁。临终时,他还以“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勉励后人。临终前所作《六月十四日病中感怀》诗:“七十余生已白头,明明律例许归休。归休已作巴江叟,重到翻为滇海囚。”叙述自己因病归蜀,途中却被追回的憾恨,深为感人。 吴承恩(约1500-1583,83岁;一说1501-1582,81岁) 晚年以卖文为生,约67岁时到过杭州,活了大约82岁,晚年在贫穷中逝世。 60岁时出任长兴县丞,又因与长官不谐,拂袖而归。后又聘任过荆王府纪善。 58岁1558年(嘉靖三十七年),终因受人诬告,拂袖而归, 50岁左右,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正式开始了《西游记》的创作,最终历时7年,终于完成。 李时珍(1518-1593,75岁)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世尊为“药圣”。 75岁1593年去世。万历二十五年(1596年),也就是李时珍逝世后的第三年,《本草纲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因编著时间长,规模庞大,《纲目》一书,乃父乃子及弟子庞鹿门均参与编写,次子建元为书绘图,可谓以李时珍为主的一本集体著作。 72岁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60岁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以后又经过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 59岁1577年撰《奇经八脉考》 47岁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 46岁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编著成《脉诀》,即《濒湖脉学》。 34岁1552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着手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 李贽(1527—1602,75岁) 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李贽,73岁时写成了《藏书》这一名著。 73岁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春天与同在北京的焦竑共往南京,并将自己的零星著作汇成《老人行》,并再度研究《易》,撰写《易因》,最后编订其巨著《藏书》。 《藏书》共68卷,系纪传体史论,论述战国至元亡时历史人物约800人,对历史人物作出了不与传统见解苟合的评价,旨在反对儒学。如他赞扬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 李贽曾在与焦弱侯书里,约略透露了著作藏书时的情况:“山中寂寞无侣,时时取史册批阅,得与其人会觌,亦自快乐。非谓有志于博学宏词科也。尝谓载籍所称,不但赫然可纪述于后者是大圣人,纵遗臭万年,绝无足录,其精神巧思,亦能令人心羡。况真正圣贤,不免被人细摘。或以浮名传颂,而其实索然。自古至今,多少冤屈,谁与辨雪?故读史时真如与百千万人作对敌,一经对垒,自然献俘授首,殊有绝致,未易告语。”(续焚书卷一与焦弱侯书) 李贽对《藏书》的评价,自许甚高。他说:“藏书收整已讫。……一任付梓矣。纵不梓,千万世亦自有梓之者。盖我此书,乃万世治平之书,经筵当以进读,科场当以选士,非漫然也。”(续焚书卷一与耿子健书)(杨岗:联系王羲之《兰亭集序》、白居易《与元九书》等对自己著述的评价和期待) 朱载堉(1536—1611,75岁) 字伯勤,号句曲山人,青年时自号“狂生”、“山阳酒狂仙客”,又称“端靖世子”。系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明成祖朱棣的第八世孙,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七代孙,郑藩王族嫡世。其父郑恭王朱厚烷能书善文,精音律乐谱,载堉自幼深受影响,喜欢音乐、数学,聪明过人。  明代著名的乐律学家(有“律圣”之称)、音乐家、乐器制造家、舞学家,他又是算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历法家,在美术、哲学、文学方面也有惊世的建树。“他的理论是音乐学和音乐物理学的一大革命,也是世界科技史上的一大发明”。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诞生出的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早在明代,朱载堉就为我国夺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中外学者尊崇他为"真正的世界历史文化名人"。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之为"中国文艺复兴式的圣人"。1997年江泽民访美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朱载堉。。 70岁公元1606年万历三十四年,宗皇帝准奏,终将王爵让给同族兄弟朱载玺,神宗皇帝旌奖:“载堉恳辞王爵,让国高风,千古载见,朕嘉尚不已。业有赐敕建坊,彰天潢之美”。让爵之后,他自称道人,迁居怀庆府,潜心著书,过着纯粹学者生活。 67岁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著成《算学新书》 55岁1591年万历十九年,朱厚烷薨,朱载堉上疏神宗,恳请将爵位让给同族的兄弟,他的行为在朝野之中引起了巨大震动,人们把他称为“天潢中之异人”。他“累疏恳辞”,执意让爵,从他父亲卒年起,经十五年七疏之后直到万历三十四年(70岁,1606年),神宗皇帝才予以允准。 朱载育越祖规,破故习,注重实践和实验,一生刻苦求真,呕心沥血,共完成《律学新说》、《算学新说》、《嘉量算经》、《乐律全书》和《醒世词》等20多部立说巨著。他在珠算上进行开平方、开立方计算,得出了求解等比数列,首创十二平均律(或称十二等程律、新法密率),提出了“异径管说”,设计并制造出弦准和律管;他创立“舞学”,绘制了大量舞谱;朱载育不仅精于音乐研究,功于舞蹈设计,而且在天文、算学等方面也硕果累累。在天文学上, 45岁万历九年他完成了《律历融通》这部历学著作;之后,又在总结前人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写出了两部新历《黄钟历》和《圣寿万年历》。在算学上,他首次运用珠算进行开方,研究出了数列等式,解决了不同进位制的小数换算,其中某些演算方法一直沿用到今天。他发明了累黍定尺法,精确地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与地磁偏角,还精确计算出回归年的长度什和-的比重。 吕坤(1536—1618,82岁) 明末唯物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明朝学者,字叔简,卑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土。吕坤天资聪颖,6岁入学启蒙,15岁作《夜气铭》《招良心诗》,25岁中秀才第一,嘉靖十年(1561年),26岁中举,万历二年(1574年),39岁中进士,初为裹垣知县,因政绩卓著,调大同,征授户部主事,历郎中。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时与沈鲤、郭正域并称“三大贤”,主要作品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实政录》《夜气铭》《招良心诗》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多个方面。《实政录》为同治皇帝重视,并成为内阁大臣人手一册的必备读物。 82岁1618年明万历四十六年,病逝于家,之前将其未刊行的手稿焚烧。 61岁1597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吕坤上《忧危疏》劝明神宗励精图治,随后称病退休。 57岁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呻吟语》成书,是吕坤积三十年心血写成的一部语录体、笔记体、箴言体哲学著作,被翻译成20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发行。《呻吟语》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小窗幽记》《小窗自记》一起,并为明清五大语录精品著作。 徐光启(1562-1633,71岁) 他晚年留给我们两部光辉的巨著——《农政全书》和《大统历》修订稿。由于积劳过度,正当《大统历》修订工作即将告成时,不幸与世长辞了。后李天经继承其未竟之业,于崇祯八年(李56岁1635年)修订成书,是谓《崇祯历书》,奠定了我国近代历法的基础。《大统历》的修订稿卷帙浩繁,“其理义甚奥而颐,法数甚曲而繁”,但只花了四、五年时间便基本结束,究其原因,正如徐光启所说:“非集思广益,何能速就!”。(施宣圆.博取众长 集思广益——徐光启修订《大统历》的经验.社会科学.1982,(03)) 71岁1633年崇祯六年,加太子太保、兼文渊阁大学土。本年11月8日,以病逝于北京,谥文定公。 70岁1632年崇祯五年,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要。 69岁1631年崇祯四年,进献以西洋天文学为原理推算节气之新历书,此即《崇祯历书》。 68岁升任礼部尚书。1630年崇祯三年六月,李之藻到局视事。旋病卒于任所,终年65岁。[李之藻(1565-1630),明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振之,又字我存,号存园寄叟、凉庵居士。万历进士。历任南京工部员外郎、开州知州、南京太仆寺少卿。万历三十二年(1604)结识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从其学习天文、历算、地理等西学。主要著作还有《浑盖通宪图说》等,均收在自辑的《天学初函》五十二卷中] 同年,皇太极率领兵数万人进逼京畿,崇祯帝召集大臣平台议事,徐光启奏谏言战守之事。 67岁1629年崇祯二年,徐光启擢升礼部左侍郎。七月,因钦天监推算日食失准,崇祯皇帝命新设历局,以修正历法。命徐光启、李之藻督修。他们吸收欧洲历法计算,补《大统历》之所失,编撰新历《崇祯历书》。此历法因李之藻、徐光启先后去世,由李天经、汤若望于崇祯七年最后完成,奠定中国现行农历的基础。 66岁1628年崇祯元年,徐光启奉召回京,官复原职。 63岁1625年天启四年,遭谗劾去职。回到上海,编撰成《农政全书》。徐光启与传教士毕方济一起合译《灵言蠡勺》。他还把自己关于军事方面的文章辑录成书,刻印刊行了《徐氏庖言》。 伽利略(1564-1642,78岁) 伽利略·伽利雷(Galileo Galilei),意大利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及哲学家,科学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伽利略被誉为“现代观测天文学之父”“现代物理学之父”“科学之父”及“现代科学之父”。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和其所带来的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伽利略做实验证明,感受到引力的物体并不是呈匀速运动,而是呈加速度运动;物体只要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就会保持其原来的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状态不变。他的工作,为牛顿的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现实科学法论的创立起了最大的作用。 78岁1642年1月8日病逝于比萨。葬仪草率简陋,直到下一世纪,遗骨才迁到家乡的大教堂。在他离开人世的前夕,他还重复着这样一句话:“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气。” 77岁1641年10月卡斯泰里又介绍自己的学生和过去的秘书E.托里拆利前往陪伴。他们和这位双目失明的老科学家共同讨论如何应用摆的等时性设计机械钟,还讨论过碰撞理论、月球的天平动、大气压下矿井水柱高度等问题,因此,直到临终前他仍在从事科学研究。 75岁1639年夏,伽利略获准接受聪慧好学的18岁青年V.维维亚尼为他的最后一名学生,并可在他身边照料,这位青年使他非常满意。 74岁1638年《论两种新科学及其数学演化》(意大利文 Discorsi e Dimostrazioni Matematiche,intorno a due nuove scienze)在朋友帮助下得以在荷兰莱顿出版。 伽利略在皮柯罗米尼家中刚过了5个月,便有人写匿名信向教廷控告皮柯罗米尼厚待伽利略。教廷乃勒令伽利略于当年12月迁往佛罗伦萨附近的阿切特里他自己的故居,由他的大女儿维姬尼亚照料,禁例依旧。她对父亲照料妥贴,但4个月后竟先于父亲病故。 伽利略多次要求外出治病,均未获准。伽利略的晚年是非常悲惨的。这位开拓了人类的眼界,揭开了宇宙秘密的科学家,次年才获准住在其子家中。在这期间探望他的除托斯卡纳大公外,还有英国著名诗人、政论家J.弥尔顿和法国科学家、哲学家P.伽桑迪。他的学生和老友B.卡斯泰里还和他讨论过利用木卫星计算地面经度的问题。这时教廷对他的限制和监视已明显放松了。他的几个学生,其中包括著名物理学家、大气压力的发现者托里拆利来到老人身边,照料他,同时也是向他请教。他们又可以愉快地在一起讨论科学发明了。 73岁1637年双目完全失明,陷入无边的黑暗之中。他唯一的亲人——小女儿玛俐亚先他离开人间,这给他的打击是很大的。 72岁1636年就已完成,由于教会禁止出版他的任何著作,他只好托一位威尼斯友人秘密携出国境。 69岁的老人,病魔缠身,行动不便,许多关心他的人到处为他说情,但是罗马教皇恼怒地说:“除非证明他不能行动,否则在必要时就给他带上手铐押来罗马!”就这样,1633年初,伽利略抱病来到罗马。他一到罗马便失去自由,关进了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并且不准任何人和他接触。年近七旬而又体弱多病的伽利略被迫在寒冬季节抱病前往罗马,在严刑威胁下被审讯了三次,根本不容审辩。 69岁1633年6月22日在圣玛丽亚修女院的大厅上由10名枢机主教联席宣判,主要罪名是违背“1616年禁令”和圣经教义。伽利略被迫跪在冰冷的石板地上,在教廷已写好的“悔过书”上签字。主审官宣布:判处伽利略终身监禁;《对话》必须焚绝,并且禁止出版或重印他的其他著作。此判决书立即通报整个天主教世界,凡是设有大学的城市均须聚众宣读,借此以一儆百。 宗教裁判所的判决随后又改为在家软禁,指定由他的学生和故友A.皮柯罗米尼大主教在锡耶纳的私宅中看管他,规定禁止会客,每天书写材料均需上缴等。在皮柯罗米尼的精心护理和鼓励下,伽利略重行振作起来,接受皮柯罗米尼的建议继续研究无争议的物理学问题。于是他仍用《对话》中的三个对话人物,以对话体裁,和较朴素的文笔,将他最成熟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成果撰写成《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与数学证明对话集》。两门新科学是指材料力学(见弹性力学)和动力学。 66岁1630年他第5次到罗马,取得了此书的“出版许可证”。 45岁1609年8月21日,伽利略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架按照科学原理制造出来的望远镜。 康帕内拉(1568—1639,71岁) 托马斯·康帕内拉Tommas Campanella(1568~1639)原名为乔万尼·多米尼哥·康帕内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哲学家,作家。1568年9月5日生于意大利南部,1582年入多明我会。1591~1597年,因发表反宗教著作3次被捕,先后坐牢6年。1597年12月获释。被勒令返回故乡后,因参与领导南意大利人民反对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斗争,于1599年9月被西班牙当局逮捕,度过27年的监狱生活。1628年7月获释后,继续参与组织家乡人民的反西班牙起义,不幸又因叛徒告密而失败。 1634年10月逃亡法国,1639年5月21日卒于法国巴黎。 哈维(1578—1657,79岁) 威廉·哈维(William Harvey)于1578年4月1日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福克斯通镇,排行老大,英国17世纪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医生。他发现了血液循环的规律,奠定了近代生理科学发展的基础。他发现了血液循环和心脏的功能,其贡献是划时代的,他的工作标志着新的生命科学的开始,属于发端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维一生中写过大量的科学论著,但是只发表了《心血运动论》和《论动物的生殖》两书以及几封为《心血运动论》辩护的公开信。哈维在晚年常受痛风病的折磨,时常用凉水浸脚以减轻疾病的痛苦。他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思维活动。 79岁1657年6月3日,哈维突患中风,虽然失去说话能力,但他神志清醒,并能打发人把自己的侄儿们请来,向他们馈赠遗物。就在这天晚间,哈维与世长辞。在哈维亲笔写的遗嘱中,把几十年来积累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全部捐献给医学院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都参加了哈维的送葬队伍,把哈维的遗体送到埃塞克斯郡汉普斯台德哈维家的墓地。这位医学史上的伟人,安详地躺在铅皮裹着的棺材中。 78岁1656年他决定把自己在肯特郡的世袭产业捐给皇家医学院,作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开支和鼓励科学研究,"发现自然奥秘"的基金。同年,他最后辞去了伦姆雷讲座的工作。 76岁1654年选他为学院院长。但他以年老体弱为理由谢绝了这一任命,只同意担任顾问。哈维的妻子在几年前去世,他没有亲生子女,他的兄弟也很富有, 73岁1651年(关于动物生殖观察研究的手稿)整理出版。《动物的生殖》标志着当代胚胎学研究的真正开始。哈维虽已年迈退休,但对自己从事医疗和科研工作几十年的皇家医学院却念念不忘。73岁1651年,他秘密捐款为医学院建造一座图书馆,但这个秘密很快就为众人所知。这座以哈维的名义修建起来的宏伟的罗马式建筑,于1654年竣工正式移交使用。图书馆的楼下是诊察室,楼上有丰富的藏书,还有一个收藏各种草药和动物标本以及各种手术器械的博物馆。由于哈维的卓绝贡献,医学院于76岁1654年选他为学院院长 72岁1650年,哈维的朋友和学生恩特博士(1604-1689),在哈维的弟弟丹尼尔家中见到了哈维。当时,哈维已72岁高龄,仍在兴致勃勃地从事研究工作。但是,他也流露出对动荡的时局感到不安的神情,更苦于无条件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在这次会见中,恩特发觉了哈维关于动物生殖观察研究的手稿,并得到哈维的准许,于73岁1651年整理出版。 71岁1649年,英国内战结束后,查理一世被绞死,哈维因为一直忠于查理一世而被处以罚金200英镑,并被禁止进入伦敦城。 68岁1646年,牛津被革命军攻占,哈维回到伦敦。他辞去所有的职务,隐居在几个弟弟家中。 李天经(1579-1659年,80岁) 明代历法家。神宗癸丑进士。 80岁1659清顺治十六年病故。 65岁1644崇祯十七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明朝灭亡,李天经回故乡休养。清初授命他为通政使,不久便以病老为名,辞归故里。在乡期间经常赈济灾民,并曾捐银千两,赞助修建吴桥砖城。 54岁1633年崇祯六年主持历局,编写《崇祯历法》137卷。其中包括日躔、恒星、月离、日月交会、五待星、五星交会等。法源部分进呈的书40卷,占全部历法的30%。《崇祯历法》中,大多属于几何学与三角学,尤以平面三角学和球面三角学最多。历法还介绍了当时欧洲天文学家第谷的地心学说。并与徐光启、利玛窦合译《同文算指》,介绍了西方的笔算数学。 徐因年老多病,便将督修历法的重任全部托付给李天经。李向皇帝朱由检提出了《论节气疏》、《论置闰疏》、《论仪器疏》、《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等奏章,作为修订历法的准绳。并请天文学家李之藻、王应麟及外籍科学家龙华民、邓玉涵、汤若望、罗雅望等参与历书编修。历经数载,终于写成《崇祯历书》。该书共126卷,每卷都由他精心审核。他还亲自撰写了《浑天仪说》五卷,阐述十余种精密天文仪器的制造和运用方法,为中外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由于他编写历书功迹卓著,被提升为光禄寺正卿(一品)。 宋应星(1587-1666,79岁) 字长庚,江西南昌府奉新县(今江西省奉新县)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79岁1666年永历二十年,宋应星逝世,享年80岁。 59岁1646年隆武二年,宋应升服毒殉国。清朝建立后,宋应星一直过着隐居生活,在贫困中度过晚年,拒不出仕。 托马斯·霍布斯(1588-1679,91岁) Thomas Hobbes,英国政治家、哲学家。 英国政治家、哲学家。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指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杨岗:至少这里已经有了“机器人”思路,并将“机器、技术”引入“天人”系统。如同萧伯纳1903年发表阐述自然哲学思想的第一部作品《人与超人——喜剧与哲学》中涉及“超人”话题),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 92岁1679年染上了膀胱疾病,并且死于接踵而来的中风发作。他被葬在德贝郡一座教堂的墓地里。 84岁1672年出版的一篇拉丁文自传,同时他还将奥德赛翻译为四本"粗劣的"英文译本,并在87岁1675年完成了整套《奥德赛》和《伊利亚特》的翻译。 80岁1668年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在这几篇论文中霍布斯指出,除了违反尼西亚信经以外其他的理论都不能被视为异端,并且主张《利维坦》一书仍然符合尼西亚信经的原则。 由于国王的保护,下议院通过的法案最后并没有对霍布斯造成太大伤害,不过霍布斯从此不能在英格兰发表任何有关人类行为的著作了。他在 80岁1668年的著作由于无法通过英格兰的出版品审查机构,只得改在阿姆斯特丹出版。其他的许多著作则要直到他死后才得以出版。有时候霍布斯甚至被禁止回复他在学术辩论中遭受的批评。尽管如此,霍布斯在国外的名声非常高,当时前往英格兰旅游的学者和名人都会抽空拜访霍布斯,向这位老哲学家表达敬意。 霍布斯最后的作品是在 78岁1666年发表的De principiis et ratiocinatione geometrarum,霍布斯以此攻击当时的几何学界教授。三年之后他将他的三篇数学论文集中于Quadratura circuli, Cubatio sphaerae, Duplicitio cubii发表,很快的这些文章再度被沃利斯驳倒,但霍布斯仍不放弃,又出版了回应批评的版本,但沃利斯仍在当年年底再次驳倒新的版本。这一系列的争论一直要维持至90岁1678年为止。 在1666年,英国下议院通过了一项对所有无神论者和"不敬神者"不利的法案,这时国王查理二世再次保护了霍布斯免受迫害。当时霍布斯的利维坦被视为是无神论和亵渎的代表作,霍布斯很担心会被贴上异教徒的标签,于是他烧掉了许多可能会对自己不利的文稿。这次危机也使霍布斯开始检视异端的真相,他将研究结果集合于三篇简短的论文上,并将其收录至Appendix to his Latin translation of Leviathan一书里,于 73岁1661年底重新以拉丁文出版了这一系列论文(并稍微修改之)并加上替自己辩护文章,在这本名为Dialogus physicus, sive De natura aeris的书中霍布斯还攻击了罗伯特·波义耳及其他沃利斯的朋友。这次霍布斯改变一贯论调,主张波义耳等人的实验纪录——72岁1660年的New Experiments touching the Spring of the Air只不过是证实了他早年提出的推测理论,他并且警告这些新生代的"学者"必须接手他早年未完成的研究进度,否则既有的实验结果便会毫无进展。然而波义耳等人很轻易地便驳倒了这种站不住脚的批评,紧接着沃利斯写了一篇名为Hobbius heauton-timorumenos(1662)的讽刺作品来挖苦霍布斯。在这次惨痛教训之后霍布斯便不再参与科学界的争论了。 除了出版大量论述欠佳而又饱受批评的数学和几何学著作之外,霍布斯也继续撰写并出版哲学的著作。在 72岁1660年春季再度发起攻势,将六篇论文以Examinatio et emendatio mathematicae hodiernae qualis explicatur in libris Johannis Wallisii为标体出版,批评当时新的数学分析方式。不过这次沃利斯并没有上当,选择沉默以对。霍布斯接着试着提起另一个古老的数学问题——加倍立方体问题(Doubling the cube),他私下从法国一位匿名人士信中得知了问题的解答,试图以这个问题混淆他的批评者。但很快的沃利斯便公开的驳倒了这个解答。霍布斯在 72岁1660年英国王政复辟后,"霍布斯主义"这一词开始被用于称呼那些"反对热爱道德和信仰"的态度。刚复辟的年轻国王查理二世幼年时曾经是霍布斯的弟子,在他想起霍布斯后,他将霍布斯召至王宫并赏赐他£100的退休金。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霍布斯又开始了他人生中第三阶段的争议行动,并且一直维持至他90岁为止。第一份引发争议的文章是在 70岁1658年发表了他的哲学原理的最后一个部分,将他已经计划二十年之久的整套原理加以总结。他在De Homine一书里阐述了整套原理的运作,这套哲学原理也与他在政治哲学上的主张相连。同时期沃利斯则发表了微积分的一般原理(Mathesis universatis,1657)。这时研究工作已经告一段落的霍布斯决定再度挑起争论,他在 黄宗羲(1609-1695,86岁) 王夫之(1619-1692,73岁) 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 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73岁,1692年康熙三十一年正月初二午时(2月18日),卒于湘西草堂,终身没有剃发。十月,王夫之葬衡阳金兰乡高节里大罗山。墓碑镌“遗命墓铭”如下:“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字而农葬于此,其左则继配襄阳郑氏之所袝也。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忠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 明朝灭亡后,在家乡衡阳抗击清兵,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从事思想方面的著述。晚年身体不好,生活又贫困,写作时连纸笔都要靠朋友周济。每日著述,以至腕不胜砚,指不胜笔。在71岁时,清廷官员来拜访这位大学者,想赠送些吃穿用品。王夫之虽在病中,但认为自己是明朝遗臣,拒不接见清廷官员,也不接受礼物,并写了一副对联,以表自己的情操: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清指清廷,明指明朝,王夫之借这副对子表现了自己的晚节。 72岁,1691年康熙三十年四月,咳喘中定稿《读通鉴论》三十卷,《宋论》十五卷。 71岁,1690年康熙二十九年正月,完成《夕堂永日绪论》二卷。夏,重定《张子正蒙注》。 70岁,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病中著《识小录》一卷。四月,重定《尚书引义》。九月,刘思肯来为王夫之画像,王夫之为自己的画像题词《鹧鸪天》。为自己的墓碑书《自题墓石》。撰《自巳九月书攽bān》。 69岁,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五月,完成《南窗漫记》一卷。秋,完成《霜赋》,撰写《武夷先生暨谭太孺人合葬墓志》。冬,辑六十岁后诗作《七十自定稿》一卷。 68岁,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正月,病情加重,完成《读通鉴论》初稿。九月,抱病送兄柩入土。 67岁,1686年康熙二十五年,大病,险些病亡。五月,跋《耐园家训》。六月,书《传家十四戒》。夏,回忆二十九岁前十余年诗作成《忆得》一卷。八月,重新修定《周易内传》、《周易内传发例》。秋,撰《石崖先生传略》。冬,奔赴长乐乡治丧,归来作《孤鸿赋》。 66岁,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春,完成《张子正蒙注》九卷。八月,完成《楚辞通释》十四卷。为学生们撰《周易内传》六卷、《周易内传发例》一卷。 65岁,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春,大病垂危。秋,病见起色,在病中完成《俟解》一卷。十月,旧病复发。 64岁,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正月,完成《经义》一卷,重定《诗广传》五卷。七月,郑克塽投降清廷。十一月,撰《显考武夷府君行状》和《显妣谭太孺人行状》。 63岁,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九月,完成《说文广义》两卷。十月,完成《噩梦》一卷。十一月,生重病。湖南巡抚与衡州知州拜会,拒不见,礼物全数退还。 62岁,1681年康熙二十年完成《庄子解》三十三卷、《相宗络索》一卷、《广哀诗》十九首。 61岁,1680年康熙十九年辑五十岁以后未收入《柳岸吟》之诗章为《六十自定稿》一卷。修成《宋论》初稿。 60岁,1679年康熙十八年著《庄子通》一卷。 约翰·雷(1627-1705,78岁) 英国博物学家约翰·雷(John Ray,1627-1705)是牛顿的同时代人,他与牛顿分别被视为科学史上十七世纪英国博物学传统和数理传统的代表。约翰·雷曾经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任教并正式受封神职,也是十七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正式会员之一。这三重身份极显著地展示出十七世纪英国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新旧传统之间的更替。约翰·雷与当时学术界有大量通信往来,并曾在英国国内以及一些欧洲国家进行大量旅行考察。他终生致力于博物学研究,编著有《剑桥郡植物名录》、《鸟类志》、《鱼类志》、《植物志》、《昆虫志》、《英语谚语汇编》等博物学作品,对自然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约翰·雷的研究为后来维多利亚时代博物学的黄金岁月做了坚实的铺垫,其著作在西方不仅成为博物学家的“圣经”,也引发了学者们的众多评论。 约翰·雷在英国和博物学界均享有盛名。在中国,对约翰·雷的博物学一直缺乏研究,也鲜有系统的介绍。究其原因,首先要从传统的科学编史观念说起。在历史上,科学活动一直存在两种传统,即数理科学传统和博物学传统。然而自十九世纪以来,在进步主义的影响下,现代科学成为“绝对真理”的化身。在这种话语权下,历史被一再重构,各种神话奠定了现代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基础:十七世纪是现代科学的发端,是自“黑暗”的中世纪向现代的过渡,其间发生了影响巨大、界限分明的“科学革命”;现代科学承担着探索真理、解放思想的使命,科学理性经过与宗教迷信之间的激烈斗争,最终大获全胜。与此同时,十七世纪的数理科学家,如伽利略、牛顿等人被尊为现代科学的先驱,数理科学传统之外的其他研究活动则相对受到忽视。 近代以来,这种单一化的编史纲领与线性的进步观念相辅相成,不仅使科学史研究蒙受巨大损失,也加速了现代人与自然界的疏远和割裂。随着环境伦理思想、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等新思潮的出现,史学视角更为多元化,也更具开放性,历史上一度被强大的数理传统所遮蔽的区域和现象日渐受到重视。近代以降世界图景的机械化与唯科学主义的结合所导致的危机,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相对数理科学传统,博物学传统更重视地方性知识和口传知识,更强调主客体之间的情感交流。对于消解唯科学主义的霸权与独断,博物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研究进路。反过来,博物学文化在现代的勃兴,也给传统的科学编史纲领带来有力的冲击,使科学史家不得不正视博物学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在新的文化氛围与史学语境下,约翰·雷的博物学思想重新受到关注。然而自十八世纪至今,约翰·雷的博物学思想一直缺乏系统的研究。全面系统地探讨约翰·雷的博物学,有助于深入了解博物学传统,拓宽历史上“科学”的范围与定义。 写作本书的意义主要在于三点:(www.guayunfan.com) (1)从十七世纪以来,数理科学在科学史中占据了绝对的统治地位,数理科学之外其他领域的研究则遭到了忽视。直到近几十年,博物学才开始引起史学界的注意,并出现了一些博物学史著作。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很多研究不够深入细致,在方法上也仍沿用数理科学模式主导的传统史学研究方法,未能真正体现博物学区别于现代科学的重要特征。 就约翰·雷而言,传统科学史著作中通常只关注他在植物分类学方面的工作。然而结合时代背景和博物学这一学科本身的特征来看,我们可以重新界定博物学的范围:从狭义的动物、植物研究,拓宽到最广泛意义上的自然研究,从而将约翰·雷在地质学和语言学等看似无关领域所做的研究囊括进来,更全面地分析约翰·雷的博物学思想,了解他在当时的影响,以及他在历史上的实际地位。 朱彝尊(1629-1709,80岁) 朱彝尊(1629年10月7日-1709年11月14日),字锡鬯(chàng),号竹垞(chá),又号醧(yù)舫,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别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属浙江省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开创浙西词派;与纳兰容若、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 81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 四月,至扬州。又至真州交所辑《两淮盐荚书》于通政使曹寅。曹寅捐资刊刻《曝书亭集》。 六月,自扬州渡江归。 七月,《曝书亭集》开刻。彝尊每日删补校刊,忘其疲劳。 康熙四十八年十月十三日(11月14日)子夜,无疾而逝,年八十一。 在临终前几天对次孙稻孙说:“吾集不知何时可刻完?年老之人,不能久待,奈何!”在十三日晚间,犹问及刻书事。 80岁康熙四十七年(1708) 《曝书亭集》八十卷成,潘耒作序。序称:“竹垞之学,邃于经,淹于史,贯穿于诸子百家……蕴蓄闳深,搜罗繁富,析理论事,考古证今,元元本本,精详确当,发前人未见之隐,剖千古不决之疑。其文不主一家,天然高迈,精金百炼,削肤见根,辞约而义富,外淡而中腴,探之无穷,味之不厌,是谓真雅真洁”。 编《两淮盐荚书》二十卷成。 潘耒以方竹杖见赠,彝尊以诗答谢。

杨刚:老年人年表(第362期第一;2024.8.11.51)

查慎行寄诗祝八十寿辰。诗云:“当代龙门望不轻,得官何必尽公卿。风清李泌神仙骨,帝锡张华博物名。茗碗登堂无俗客,篮舆扶路有门生。蟫鱼不蚀长生字,老阅巾箱眼倍明。”又诗云:“自返初衣不记春,十年鸠杖又随身。百分盏满休辞醉,万卷书多转益贫。荻火烹鲜鲈气味,松风吹长鹤精神。倏然出处行藏外,要是江东第一人。” 是年,潘耒、徐釚卒。 79岁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游苏州天平山,谒范仲淹祠;游灵岩山寺。 康熙第六次南巡。朱彝尊又至无锡“迎驾”。康熙至杭州时,朱彝尊在西湖行殿朝见。康熙离浙时,彝尊虽足疾复发,仍“送驾”至五里亭。康熙帝南巡,朱彝尊屡次接驾于无锡,召见于行宫,进所著书籍,康熙帝御赐“研经博物”匾额。 在杭州与佟法海、贾国维及查慎行、嗣瑮兄弟泛舟西湖。 在查慎行寓所与同饮,作诗以记之。诗中回忆闽中之行,有“十年旧事篝灯话,此夜方舟泊钓台”句。 夏,还家。 秋,至扬州。于平山堂送表弟查嗣瑮入都。 民国·庄益三辑《嘉兴历代先贤像传·朱彝尊像》嘉兴美术馆藏 78岁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 客居苏州。 为曹寅《楝亭诗钞》作序。 77岁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 康熙第五次南巡。三月,朱彝尊又至无锡“迎驾”,并在行殿朝见。 四月,康熙至浙江。朱彝尊在杭州行殿朝见,并进所著《经义考》《易书》。康熙表示赞赏,对少詹事查升(查慎行族子)说:“朱彝尊此书甚好,留在南书房,可速刻完进呈。”并以“研经博物”四字匾额赐给朱彝尊。 秋,至真州(今江苏仪征)访通政使曹寅。曹寅嘱辑《两淮盐荚书》。 十二月,曾孙赐书(稻孙之子)生。 76岁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二月,游太湖洞庭西山。 于苏州灵岩山谒韩世忠墓。 十一月,游江宁(南京),寓承恩寺。 《明诗综》雕刻竣工。是书辑选明诗三千四百余家,且“间缀以诗话,述其本事”,“死封疆之臣,亡国之大夫,党锢之士,暨遗民之在野者,概著于录”。彝尊自述其编选目的在于“窃取国史之义,俾览者可以明夫得失之故”。 是年,洪升、尤侗、韩菼先后去世,为撰墓志铭。 75岁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春,康熙第四次南巡。三月,朱彝尊至无锡“迎驾”。 暮春,游苏州木渎。病足,留居苏州。 十一月,曾孙振祖(桂孙之子)生。 74岁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 正月,严绳孙卒。彝尊为撰墓志铭。 三月,为次孙稻孙守完婚。 四月,为两孙”析箸“(分家)。其时彝尊家计萧然,唯薄田数十亩。 为洪升作《长生殿》序,又作《题洪上舍传奇》一诗以赠。 《明诗综》辑成,以所著《静志居诗话》附之。在苏州开刻。 73岁康熙四十年(1701年) 二月,游苏州。 三月,游杭州,毛奇龄、徐釚、汪日祺等均与同游。 洪升在杭,与往还。彝尊以诗赠洪升,有“海内诗家洪玉父,禁中乐府柳屯田。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句。 与查慎行时往还。查慎行有《病后过竹垞先生斋》、《喜竹垞先生至》等诗。 72岁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是年,游青浦,登淀山寺;又至平湖,游当湖;又至杭州,游西湖等处。 71岁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 三月,康熙第三次南巡,至苏杭。朱彝尊往无锡“迎驾”。 十月二十一日,子昆田卒。 为亡子昆田定《笛渔小稿》十卷。(后附刻于《曝书亭集》) 《经义考》三百卷成。陈廷敬、毛奇龄为序。 《曝书亭著录》八卷成,自为序,叙平生读书、爱书、得书、藏书之经过。感叹:“夫物不能以久聚,聚者必散,物之理也。吾之书终归不知何人之手,或什袭珍之,或土苴视之,书之幸不幸,则吾不得而知矣。” 姜宸英卒。 70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 四月,与查慎行及长孙桂孙同入闽。舟经富春江、七里泷、兰溪,入赣后,又经玉山、铅山,至湖口登陆,度分水岭至福建崇安,游武夷山。 六月,至福州。七月,至建宁。登舟时失足堕水。患疟疾。度仙霞岭入衢州,至语溪(在今浙江桐乡县)与查慎行别。 后彝尊以诗一卷(《曝书亭集》第十八卷),查慎行以诗三卷(《敬业堂诗集》第二十四卷《宾云集》、第二十五卷《炎天冰雪集》、第二十六卷《垂橐集》)记此次福建之行。 八月初抵家,病犹未愈。子昆田亦病。 冬,弟彝玠卒。 54岁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入直南书房。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 50岁1679年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除翰林院检讨。 约翰·洛克(1632-1704,72岁) 英国系统地阐述自由宪政民主的基本思想,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开国元勋及法国的启蒙思想家。英国哲学家和医生,被广泛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启蒙思想家和俗称“自由主义”之父。他的著作影响了伏尔泰和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许多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以及美国革命者。他对古典共和主义和自由主义理论的贡献反映在《美国独立宣言》中。 56岁1688年洛克跟随奥兰治亲王的妻子一同返回英格兰。在抵达英国后不久洛克开始将大量的草稿出版成书,包括了《人类理解论》、《政府论》、以及《论宽容》都在这段时期接连出版。 洛克的密友玛莎姆女士(Masham)邀请洛克前往她在艾塞克斯郡的乡下住所定居。虽然当时洛克的身体状况已经因为哮喘病发作而饱受折磨,他仍成为了辉格党的英雄人物。在这段期间洛克也经常与艾萨克·牛顿等人讨论各种议题。从 59岁1691年开始洛克一直住在玛莎姆女士的家中。健康状况不断恶化。 72岁1704年10月28日去世。终身未婚,也没有留下任何子女。 列文虎克(1632-1723,91岁) 安东尼·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生卒均于荷兰代尔夫特。由于勤奋及本人特有的天赋,他磨制的透镜远远超过同时代人。他的放大透镜以及简单的显微镜形式很多,透镜的材料有玻璃、宝石、钻石等。其一生磨制了400多个透镜,有一架简单的透镜,其放大率竟达270倍。其主要成就:首次发现微生物,最早记录肌纤维、微血管中血流。 91岁1723年,虽然健康状况越来越坏,但他的工作并没有停止。 8月24日清晨,素有早起习惯的列文虎克却没有按时起床。他的女儿玛丽娅对父亲的破例感到奇怪。当她来到父亲的床前时,列文虎克却抢先说道:“玛丽娅,快去请霍霍夫利特先生到我这里来……” 即将离开人世的列文虎克,镇静地对好友霍霍夫利特说:“对不起,请将桌子上的两封信译成拉丁文,并连同包袱送到伦敦皇家学会……” 8月27日,列文虎克在亲密的朋友和女儿的陪伴下,在代尔夫特的老家,安静地离开了人世。 伦敦皇家学会收到列文虎克的两封信和一大包东西。一封信详细地写着显微镜的制作方法;另一封信却这样写道:“我从50年来所磨制的显微镜中,选出了最好的几台,谨献给我永远怀念的皇家学会。”人们打开包袱一看,共有大小不同的显微镜26台和好几百个放大镜!一个看门人竟登上了科学的宝座,他在后辈的人生途中,留下了多么宝贵的精神食粮。“狄尔肯”的本来面目被公诸于世,他给人类的健康、幸福,拓开了多么巨大的物质宝库! 在他的一生当中磨制了超过500个镜片,并制造了400种以上的显微镜,其中只有9种仍有人使用。虽然他活着的时候就看到人们承认了他的发现,但要等到100多年以后,当人们在用效率更高的显微镜重新观察列文虎克描述的形形色色的“小动物”,并知道他们会引起人类严重疾病和产生许多有用物质时,才真正认识到列文虎克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出的伟大贡献。 42岁1674年发现微生物。 梅文鼎(1633-1721,88岁) 清初天文学家、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家”和“开山之祖”,被世界科技史界誉为与英国牛顿和日本关孝和齐名的“三大世界科学巨擘”。 88岁1721年康熙六十年,卒于家乡宣城,时年89岁。康熙帝特命江宁织造曹为之治丧事、营墓地;墓在柏枧山口外的达村(俗称荷花塘)。 72岁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农历闰四月,康熙帝于南巡途中,在德州运河舟中3次召见梅文鼎,临行时亲赐"积学参微"四字给以褒奖。越明年,又征召其孙梅珏成入内廷蒙养斋学习历算。 晚年他还在家乡孜孜不倦地整理校订平生所著各书,以备刊印。 70岁,康熙将御笔批阅过的本子发还李光地,说:没有错误,只计算方法还没有准备好。是年梅文鼎再次应李光地之请,携弟弟尔素,儿子以燕、孙子瑴成至保定下榻李光地官署中,一方面教授李氏子弟和青年学者,一方面校订所著《弧三角举要》等书,准备付刻。梅文鼎70岁时撰《勿庵历算书目》1卷,介绍他所著书的内容梗概和写作缘起。 69岁1702年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南巡至德州,抚臣李光地进所刻梅文鼎《历学疑问》3卷,康熙十分赏识,带回宫细阅。次年春, 关孝和(1637—1708,71岁。一说1642年生) 关孝和 (Seki,Takakazu)1642年生于日本江户(今东京)小石川,另一说法是1637年生于日本上野国(今日本群马县)藤冈;日本数学家,代表作《发微算法》。他是日本古典数学(和算)的奠基人,也是关氏学派的创始人,在日本被尊称为算圣。关孝和著作很多,近20部,但生前只出版过一部《发微算法》(37岁,1674),死后又由其弟子对他的遗稿作了整理,出版了《括要算法》,其余均为未出版的稿本.从这些著作的写作时间来看,孝和的数学研究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他的数学著作基本上是在48岁1685年以前完成的,以后因体弱多病而较少进行新的数学研究,只写了一些天文历法方面的注释书。 71岁1708年10月24日卒于江户。 69岁1706年退职。 李光地(1642-1718,76岁) 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清代康熙朝大臣,理学名臣。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历任翰林院编修、翰林学士、兵部右侍郎、直隶巡抚,协助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著有《历像要义》《四书解》《性理精义》《朱子全书》等书。 76岁正月,阁臣奏定孝惠章皇后谥号,疏中脱漏“章皇后”三字,部议将李光地降三级调用,康熙下旨宽免。 76岁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五月二十八日,李光地因疝疾速发,卒于任所,享年七十七岁。皇帝派遣恒亲王允祺前往吊唁,赏赐千两金,谥号"文贞"。雍正元年(1723年),加赠太子太傅,入祀贤良祠。 75岁1717年康熙五十五年四月,李光地返京,奉命勘阅大学士王琰等人所纂《春秋传说》及榆讨张昭等人所辑纂字。次年 73岁1715年康熙五十三年六月,李光地再次请求休致,康熙暂准给假两年,让其处理完家中事宜即返京办事。八月,李光地陛辞之时,康熙赐其“谟明弼谐”匾额。 72岁1714年康熙五十二年,李光地应邀出席千叟宴,得到许多赏赐。 69岁1711年康熙四十九年后,李光地数次上疏请求休致。而晚年的康熙因立储不当之事心中郁郁,身体多病,对李光地这位老臣很是眷恋。他慰留李光地道:“见到卿的奏折,朕心中惨然。回想当年一班旧臣,今已杳然而去。像卿这样的,不过只有一二人还在朝中,现今朕也老了,实在不忍再多说什么”。 63岁1705年康熙四十四年,拜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吏部接到康熙谕旨:"李光地居官甚好,才品俱优,著升为文渊阁大学士。"这样,年过花甲的李光地正式登上了相位。 牛顿(1643–1727,84岁) 牛顿的晚年画像69岁1712年 70岁1713年牛顿(Isaac Newton)在出版《原理》第2版时在给他的学生科茨的信中提到运动定律是居于首位的定律或称之为公理,并说它们都是从现象中推断或称演绎而来的,并运用归纳法使之普适化。牛顿说:“这是一个命题在哲学中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的例证。” 晚年任职。英国皇家铸币厂厂长和督办 64岁,1707年,牛顿的代数讲义经整理后出版,定名为《普遍算术》。 44岁1687年7月5日《数学的自然哲学原理》(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现常简称作《原理》)在埃德蒙·哈雷的鼓励和支持下出版。 《原理》完成后,他便着手有关基督教《圣经》的研究,并开始写这方面的著作,手稿达150万字之多,绝大部分未发表。可见牛顿在宗教著述上花费了大量时间的精力。 莱布尼茨(1646-1716,70岁) 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年7月1日-1716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数学家,历史上少见的通才,被誉为十七世纪的亚里士多德。他本人是一名律师,经常往返于各大城镇,他许多的公式都是在颠簸的马车上完成的,他也自称具有男爵的贵族身份。 莱布尼茨在数学史和哲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在数学上,他和牛顿先后独立发现了微积分,而且他所使用的微积分的数学符号被更广泛的使用,莱布尼茨所发明的符号被普遍认为更综合,适用范围更加广泛。莱布尼茨还发明并完善了二进制。 在哲学上,莱布尼茨的乐观主义最为著名;他认为,"我们的宇宙,在某种意义上是上帝所创造的最好的一个"。他和笛卡尔、巴鲁赫·斯宾诺莎被认为是十七世纪三位最伟大的理性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哲学方面的工作在预见了现代逻辑学和分析哲学诞生的同时,也显然深受经院哲学传统的影响,更多地应用第一性原理或先验定义,而不是实验证据来推导以得到结论。 莱布尼茨在政治学、法学、伦理学、神学、哲学、历史学、语言学诸多方向都留下了著作。 查慎行(1650~1727,77岁)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77岁放归,不久去世。卒之日,惟手勘万卷书。 76岁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 73岁时退居里中,贮书万卷,坐卧其中。 63岁康熙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筑初白庵以居,潜心著述,人称初白先生。好游山水,喜蓄典籍, 上官周(1665-1752 ,一为1749后。87岁) 79岁。上官周79岁完成传世之作《晚笑堂画传》,后又作《台阁风声图》 李鳝[shàn](1686-1756,70岁) 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墨磨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生,乾隆二十一年(1756)卒,江苏扬州府兴化人,明代状元宰相李春芳第六世孙。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康熙五十年中举, 康熙五十三年召为内廷供奉,其宫廷工笔画造诣颇深,因不愿受"正统派"画风束缚而遭忌离职。乾隆三年出任山东滕县知县,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罢官。后居扬州,卖画为生。 71岁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春,作《牡丹松藤图》《花卉图》。夏作《杂画册》。七月十日,题"寓郡城天宁寺"。殆于是年九月,卒于南通。 70岁1755年(清乾隆二十年 乙亥)居扬州竹西僧舍。与郑板桥、李晴江合作《岁寒三友图》。四月十五日,郑板桥作《饮李复堂宅赋赠》。十月,作《风雨芭蕉图》(山东省博物馆藏)。 69岁1754年(清乾隆十九年 甲戌)正月,为李道园作《兰竹文石图》。二月,作《荷塘双鸭图》。四月,作《松藤牡丹图》。闰四月,作《花鸟图》。七月,作《风竹图》。八月,作《花鸟图》。十月,客吴陵(泰州),在缪公祠作《城南春色图》。十二月,作《荷花图》(《南画大成》)。 68岁1753年 (清乾隆十八年 癸酉)正月,寓蒲州(泰州)梅熟庵,作《花卉十二条屏》。三月,在梅熟庵录旧作《头白》诗,作《三友图》《黄鹂》《五松图》。四月,作《牡丹》(《南画大成》)。七月,作《玉兰海棠图》。八月,作《篱菊雄鸡图》。 67岁1752年(清乾隆十七年 壬申)三月,作《梅石小鸟图》,又为祝蒋斋年六十寿辰作《五松图》。春,作《花鸟册》。四月,在兴化浮沤馆作《花卉册》。五月长至后一日,为念翁作行书《修葺临淄官舍诗旧作四首》(扬州博物馆藏)。九月,作《菊》(《南画大成》)。板桥在潍县署中,有"平山堂北,梅花岭畔,神魂系之!"等语寄李复堂。 66岁1751年(清乾隆十六年 辛未)三月,为元敷作《鸳鸯莲子图》。四月,在扬州兰若僧房作《松石牡丹图》。七月,在兴化浮沤馆仿天池生笔意作《松树图》。八月,作《秋柳鸣禽图》。十月,在兴化作《松树牡丹图》。 65岁1750年(清乾隆十五年 庚午)正月,作《牡丹幽兰图》。四月,作《芭蕉独鹅图》。五月,在兴化浮沤馆作《设色花树》。夏,在竹西寓斋作《幽兰牡丹图》,首题《影落幽兰》。秋,作《蕉竹图》。 64岁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 己巳)新春,为顾衍学兄作长卷《冷艳幽香图卷》(南京博物院藏)。作《指墨芦鹅图》。五月,作《松柏蕙禽图》、《荷花鸳鸯图》。十月,作《双松》(《笔啸轩书画录》)。 63岁1748年(清乾隆十三年 戊辰)二月,在兴化作《年年富贵图》。作《富贵有余》(《支那名画宝鉴》)。三月,作《傲霜图》(北京市文物局藏)。八月,在浮沤馆作《椿萱百龄图》(《十百斋书画录》)。 62岁1747年(清乾隆十二年丁卯)正月,为智高年学兄作《石榴蜀葵图》。四月,作《玉兰牡丹图》(南京博物院藏)。六月,作《故园图》。九月,作《五松图》四幅。十月,作《加官图》。 61岁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 丙寅)春月,指墨作《蕉鹅图》于平山堂。六月,与李等雅集贺园,题凝翠轩联云:"出郭此间堪歇脚,登楼一望已开怀。"秋,作《松石牡丹图》(南京博物院藏)。 60岁1745年(清乾隆十年 乙丑)正月,作《花卉卷》(天津艺术博物馆藏)。十月,由兴化赴扬州,居小东门内西雷坛。腊月,作寄侄书,内云:"近复作出山想,来郡城托钵,为入都之计。" 汪士慎(1686-1759,73岁) 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字近人,号巢林、溪东外史等,汉族,安徽休宁人,寓居扬州。工分隶,善画梅,神腴气清,墨淡趣足。暮年一目失明,仍能为人作书画,自刻一印云:"尚留一目看梅花",后来,双目俱瞽,但仍挥写,署款"心观"二字。著有《巢林诗集》。《广印人传、国[清]朝画识、国[清]朝画徵续录、扬州画舫录、墨林今话、桐阴论画、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 73岁1759年,汪士慎在他的城隅草屋中与世长辞。这位像梅花一般一生疏淡的老人,也像梅花的一缕清香那样消逝了。 在汪士慎一生中,有个现象值得人们关注:在患了眼疾之后,他一反常态地经常出门旅游了。有人认为,这是汪士慎对自己眼疾后果有充分的预料――他想在失明之前,尽情地把世界看遍。 他的眼疾越来越严重,但为了生计,他还得不停地画。54岁时,他在画完一幅《梅花图》后,左眼终于失明。可能是早有思想准备,所以他并不没有表现得如何消沉,而是乐观豁达,继续作画,并称自己的创作是"独目著寒花"。他这时的画,当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评价说"清品极高"。在他左眼失明的第二年,创作了一幅《乞水图》,画的是一个老翁,抱着一个瓮在"收藏"积雪;这是为了用雪水煎茶。郑板桥在这幅画上有题诗,称此画为"抱瓮柴门四晓烟,画图清趣入神仙"。画如其人,透过这幅画,人们能感悟到汪士慎品质之高洁。 然而,汪士慎的不幸并没有就此打住。左眼已经失明,右眼的疼痛也在不断加剧。对此,汪士慎表现得十分镇静,他似乎感觉右眼失明是迟早的事,因此,在失去观察能力之前,他是尽情地多看,多看花卉风景;二是抓紧整理自己的诗集。"扬州八怪"的一个共同特点是画兼诗,诗画相兼被后人认为是"扬州八怪"文人画的一个重要特点。人们普遍认为,汪士慎的诗写得很好,他在左眼失明后的第四年,将自己的诗作收集为四卷,名为《巢林集》。加上后来的诗,他的《巢林集》一共收集诗歌七卷。当然,汪士慎非常想把自己的诗集刻印出来,但就他的财力,显然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还是老乡马氏兄弟理解汪士慎,他的七卷诗集《巢林集》最后是由马氏兄弟资助他刻印的。汪士慎在双目失明之前能见到自己的诗集刊刻付印,当然是最令他快意的事。 68岁1754年秋,汪士慎在扬州北城边买了一处“蓬窗”小屋,作为养老之所。他在这所茅屋里,布衣蔬食,品茗读书,写字作画,安宁生活。 67岁时双目俱瞽,但仍能挥写狂草大字,署款“心观”,所谓“盲于目,不盲于心”。汪士慎诗书画印俱佳,精于篆刻。印章取法小篆而参合汉篆,以画意入印,法度之中别有意趣,如“巢林”印和“七峰草堂”印。 到了67岁那年,他的另一只眼睛也渐渐失去了光明,深居蓬门僻巷,交游本来不多,失去双目不能作书作画,来往的人更少了,除了“三四素心,时相过从”,门前冷落得很。汪士慎耐得住寂寞,也忍得住“蓬生三径逐年贫”的生活,但失明剥夺了他视若生命的书画创作,这种痛苦毕竟难以忍受。汪士慎“朴不外饰,俭不苟取”,他的晚年孤寂贫困。 汪士慎双目失明,这更增加了痛苦。他以健康的心态,战胜残疾,开始摸索写狂草。汪士慎以为艺术献身的精神来从事创作,表现出坚强的毅力,这点足可为后世之楷模。在他左眼失明后,曾有“隐几宜晴画,挥毫仗小明”的诗句,读来令人感喟。“尚留一目着花梢”一印具有汉印整齐茂密的特点,篆法工稳自然,不随意增减,一任天成。在章法上,“尚”、“梢”二字较小,一头一尾,作斜角呼应。该印文字横画多,汪士慎在处理印面时,把右行的字形、笔画安排得清晰,用刀起讫分明,线条富于变化,把左行处理成漫漶朦胧状,这样两行一清晰、一朦胧、一工整、一漫漶,增加了该印的趣味。“一生心事为花忙”白文印,有字距而无行距,这种章法的安排容易造成印章的横向取势,营造出一种如千里阵云般的那种排山倒海的气势。“一”、“事”、“花”三字下部这些形状各异、丰富多彩的红色块面的获得依仗于两个条件:一是所留出的自然空间,一是篆字结体上紧下松所表现出来的结构空间。它们互为表里,以印章的大章法到篆字的小章法,共建出此印的完美形式。 66岁时,不幸再次降临在汪士慎的头上,他的双目失明了。对于一个画家来说,这该是何等痛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这个时候,他只有靠自己的"心"来观察世界和人生了,因此,他给自己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心观道人。 两年之后的初春,突然降了一场大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坐在家门口,情趣盎然地欣赏着眼前的雪景。看得兴奋处,他关上门,回到屋内,挥毫作画。 不一会儿,有人敲门。门外的狗也叫了起来。金农放下笔,去开门。 啊!是汪士慎!是一个小童领着他走来的,汪士慎已经失明好几年了,居然在这个天气里来到金农家。 两人喝着热茶,谈着书画。说到兴致高时,汪士慎兴奋地用手摸索着去寻找笔,他要写字,还是作画?金农也激动起来。他赶紧为汪士慎铺开纸,研好墨,将笔递在汪士慎手中。汪士慎全凭着自己的感觉,挥笔在纸上创作了一幅狂草书法!金农看着看着,泪水止不住流下来。谁敢相信,眼前的这幅狂草作品出自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之手?金农忍不住在这幅作品的边上留下自己的一首长诗: 双扉久不闻人声,忽惊打门声丁丁。 黄犬吠客披衣迎,咄哉盲翁无世情。 袖中大字大如斗、自言写时顿运肘。 心光顿发空诸有,当前多少美少年, 有眼有手徒纷然,但见满纸丑恶笔倒起颠。 叟兮又言小弟目盲非不祥, 老兄软脚叉又何妨? 木棉裘暖饱饭日, 复日明日还来荒寺话斜阳。 在金农看来,那些青年("美少年")有眼有手又怎样?只会写些"丑恶"而已!而眼前的盲人汪士慎却是那样高洁、不染世俗之情("无世情")。眼睛瞎了,并不是不祥啊,"脚软"也照样能走能跑,改日还来与老兄"话斜阳"--这是多么超脱的一个盲人艺术家? 当然,双目失明后的汪士慎继续走访知音的事,肯定还有,但这之后还提笔"狂草",就没听说过了。他后来的几年是如何度过的,没人知道。人们知道的只是这位杰出的艺术家死于1759年,即74岁时离世。 54岁时左眼病盲,仍能画梅,“工妙胜于未瞽时”。(士惧老而目瞽,为人画梅,或作八分书,工妙胜于未瞽时。) 53岁1739年清乾隆四年,他第二次游浙江归来,左目失明,多么不幸!为此他曾戏刻“左盲生”、“尚留一目着花梢”、“晚春老人”、“一生心事为花忙”等闲章,以志其情志。“尚留一目着花梢”白文印,是汪士慎人生经历的传真写照。 金农(1687-1763,76岁;一说77、78岁) 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寿道士等,因其人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所以自封"三朝老民"的闲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终身。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首。 年方五十,开始学画,由于学问渊博,浏览名迹众多,又有深厚书法功底,终成一代名家。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为“扬州八怪”之首。妻亡无子,遂不复归。金农的一生,大半在坎坷中渡过,有时“岁得千金,亦随手散去”。在困苦时也不得不依赖贩古董、抄佛经,甚至刻砚来增加收入,也曾托袁枚,求写彩灯,王昶撰《蒲褐山房诗话》记述金农,“性情逋峭,世多以迂怪目之。然遇同志者,未尝不熙怡自适也”。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八。 77岁1763年 乾隆二十八年 癸未。秋九月,殁于扬州佛舍。乾隆二十九年由杭世俊集资、罗聘扶柩归葬于杭州临平黄鹤山。金农晚年穷困潦倒,尽管不能排除社会原因,但也有属于自身的缘由。金农的收入也颇可观了,结果老来却弄得四壁皆空,无钱入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 76岁1762年 乾隆二十七年 壬午。乾隆南游过扬州呈进诗表。作隶书画佛题记。书有《漆书题昔邪庐壁上诗横卷》。 75岁1761年 乾隆二十六年 辛巳。撰文评郑燮画竹。作隶书七言联。在《墨梅图》题诗,"衰晚年零丁一人,只有梅鹤、病痛饥饿为伴"。 74岁1760年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自度曲》由罗聘、杨爵开雕。书有《楷书清寒诗序册》、《行书诗稿手札》。 73岁1759年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收项均为弟子。作自写小像多幅,分赠丁敬、罗聘、项均等人。73岁《自画像》轴,金农作,纸本,墨笔,纵131.3cm ,横59.1cm。此图为扬州八怪之一金农73岁时的自画像。画中老者身着布衣,持杖侧身而立,姿态笃定,神情超然。其头部画法较为写实,具有肖像画的特征,浓密的长髯,细细的发辫,矍烁的双目,真实传神地描绘出金农本人奇倔傲世的性格特征。 72岁1758年 乾隆二十三年 戊寅。春,丁敬为金农刻印“只寄得相思一点”。书有《漆书西岳华山庙碑轴》。 71岁1757年 乾隆二十二年 丁丑。三月三,卢雅雨二次虹桥修契,金农参与。自刻"百二砚田 富翁"印。收罗聘为诗弟子。书有《漆书高轩清福七言联》 《漆书古谣轴》、《漆书相鹤经轴》。 70岁1756年 乾隆二十一年 丙子。秋,寓居扬州西方寺。书有《漆书‘外不枯'轴》(落款自言七十后书法始作"渴笔八分")、《楷书昔邪庐诗册》。 黄慎(1687-1772,85岁。一说1770“之后”) 福建宁化人,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家贫,遂学画,擅长人物、山水、花鸟。他的人物画题材十分广泛和丰富,它不仅画神仙佛道和历史名人,也擅长从民间生活中取材,塑造了纤夫、乞丐、流氓、渔民等下层人民的形象,这在古代的画家当中是十分难得的。康熙间至扬州卖画,人争客之。是中国清代杰出书画家,为"扬州八怪"之一。与郑燮友善。擅草书,后以狂草笔法作画。亦能诗。有《蛟湖诗钞》。 81岁1768年乾隆三十三年年八十二,尚作花卉册。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亦偶有笔过伤韵者。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所画多历史人物、佛道、樵夫渔父,早年工细,后参以怀素草书笔法,所作人物用笔粗犷,顿挫转折,纵横排奡,气象雄伟。花鸟笔法洗练,形象概括,画风泼辣;山水境界开阔,注重诗意的表达。 64岁1751年乾隆十六年黄慎的母亲去世,他又重游扬州,居住六年,才返故里,苦度晚年。 郑板桥(1693-1766,73岁) 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 72岁,1765年1月22日乾隆三十年十二月十二日,板桥卒,葬于兴化城东管阮庄,享年七十三岁。 70岁乾隆二十七年的《行书论书》横幅,时已七十高龄,乃晚年佳作。 64岁,1757年乾隆二十二年,参加了两淮监运使虞见曾主持的虹桥修禊,并结识了袁枚,互以诗句赠答。这段时期,板桥所作书画作品极多,流传极广。 61岁,1754年乾隆十九年,郑板桥游杭州。复过钱塘,至会稽,探禹穴,游兰亭,往来山阴道上。 60岁,1753年乾隆十八年,郑板桥六十一岁,以为民请赈忤大吏而去官。去潍之时,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画像以祀,并自发于潍城海岛寺为郑板桥建立了生祠。去官以后,板桥卖画为生,往来于扬州、兴化之间,与同道书画往来,诗酒唱和。《难得糊涂》。 59岁,1752年乾隆十七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撰城隍庙碑记,在文昌祠记和城隍庙碑记里,板桥力劝潍县绅民修文洁行",在潍且百姓间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潍县竹枝词》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官潍七年,板桥无论是在吏治还是诗文书画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峰,"吏治文名,为时所重"。板桥居官十年,洞察了官场的种种黑暗,立功天地,字养生民的抱负难以实现,归田之意与日俱增。 伏尔泰(1694-1778,84岁) 笔名伏尔泰(法文:Voltaire),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 。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法文:François-Marie Arouet 84岁,1778年2月10日,当84岁的伏尔泰回到阔别29年的巴黎时,他受到了人民热烈的欢迎。这时是伏尔泰人生发展的最辉煌的顶点。不久,他便病倒了,于同年与世长辞。临终前,伏尔泰对自己的后事做了嘱咐:把棺材一半埋在教堂里,一半埋在教堂外。意思是说,上帝让他上天堂,他就从教堂这边上天堂;上帝让他下地狱,他可以从棺材的另一头悄悄溜走。61岁1755中国孤儿 73岁1767天真汉 70岁1764哲学辞典 欧拉(1707-1783,76岁) 莱昂哈德·欧拉(Leonhard Euler),瑞士数学家和物理学家,近代数学先驱之一。欧拉的著述浩瀚,不仅包含科学创见,而且富有科学思想,他给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科学遗产和为科学现身的精神。历史学家把欧拉同阿基米德、牛顿、高斯并列为数学史上的“四杰”。“欧拉进行计算看起来毫不费劲儿,就像人进行呼吸,像鹰在风中盘旋一样”(阿拉戈说),这句话对欧拉那无与伦比的数学才能来说并不夸张,他是历史上最多产的数学家。与他同时代的人们称他为“分析的化身”。欧拉撰写长篇学术论文就像一个文思敏捷的作家给亲密的朋友写一封信那样容易。甚至在他生命最后7年间的完全失明也未能阻止他的无比多产,如果说视力的丧失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倒是提高了他在内心世界进行思维的想像力。 76岁1783年在圣彼得斯堡去逝,终年七十六岁。欧拉的离世也很特别:在朋友的派对中他中途退场去工作,最后伏在书桌上安静地去了。 (另一说法是)欧拉始终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和清醒的头脑,直到临死的那一秒钟。那是在1783年9月18日,他77岁的时候。这天下午他当作消遣地推算了气球升高的定律--照例是在他的石板上。尔后,与雷克塞尔和家人吃了晚饭。“赫歇耳的行星”(天王星)那时刚刚被发现,欧拉写出了他对这个行星轨道的计算。过了一会儿,他让他的孙子进来。就在喝着茶跟孩子玩的时候,他中风发作。手中烟斗掉了,只说出一句话“我要死了”,欧拉便停止了生命和计算。 6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7年中,欧拉的双目完全失明,尽管如此,他还是以惊人的速度产出了生平一半的著作。1776年(即他69岁时)欧拉遭受了更大的损失,他的妻子死了。第二年,他再次结婚。第二个妻子,萨洛姆.艾比格尔,格塞尔(SalomeAbigailGsell)是第一个妻子的异母姊妹。他的最大不幸是恢复左眼视力手术的失败(可能是由于外科医师的疏忽),那本来是唯一有点儿希望的眼睛。手术是"成功的",欧拉高兴了一阵子。但是不久感染就开始了,经过一段他描述为"可怕的"痛苦之后,他又重新坠入了黑暗之中。 59岁1766年返回俄国。不久他的另一只眼睛也失去了光明。即使这样的灾祸降临,他也没有停止研究工作。欧拉具有惊人的心算才能,他不断地发表一流的数学论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狄德罗(1713-1784,71岁) DenisDiderot平民出身,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作家,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毕业于巴黎大学文科,毕业后无固定职业,在巴黎从事著述。主编《百科全书》25年(一说),此外还撰写了大量著作。 71岁1784年 狄德罗在巴黎与世长辞。 60—61岁,1773——1774年 接受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邀请,在彼得堡逗留。 53岁1766年《百科全书》最后十卷出版。 37—52岁,1750–1765《百科全书》L'Encyclopédie。 33岁1746年出版的《哲学思想录》被法院查禁,后来又因反对宗教的言论被投入监狱。出狱后不余遗力地从事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他的热忱和顽强使他成为百科全书派的领袖。除为百科全书写的大量词条外,还著有《对自然的解释》、《达朗贝和狄德罗的谈话》、《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原理》等。 康德(1724-1804,80岁) 德语:Immanuel Kant 80岁1804年2月12日上午11时,伊曼努尔.康德在家乡科尼斯堡去世。康德去世时形容枯槁,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 康德深居简出,终身未娶,一辈子过着单调的学者生活。至1804年去世,从未踏出过出生地,因此诗人海涅说,康德是没有什么生平可说的。 康德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如起床、喝咖啡、写作、讲学、进餐、散步,时间几乎从未有过变化,就像机器那么准确。每天下午3点半,工作了一天的康德先生便会踱出家门,开始他那著名的散步,邻居们纷纷以此来校对时间,而教堂的钟声也同时响起。 79岁1803《论教育学》 73岁1797《道德形而上学》 71岁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69岁1793《纯然理性界限内的宗教》 66岁1790《判断力批判》 64岁1788《实践理性批判》 63岁1787《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修订版)》 61岁1785《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57岁1781年《纯粹理性批判》 詹姆斯·赫顿(1726—1797,71岁) 英国伟大的地质学家,经典地质学的奠基人,地质学上火成论的创始人。 71岁1797年病逝于苏格兰爱丁堡城.他一生未曾结婚。 69岁1795年出版了《地球学说:证据和说明》,而第三卷是在他去世两年后于1799年由友人帮助整理出版。 68岁1794年,赫顿的病症复发。 65岁1791年,赫顿患了膀胱结石症,手术后他在妹妹的照料下从事著述,继《地球学说,或对陆地组成、瓦解和复原规律的研究》之后,他又抱病于69岁……。 赵翼(1727-1814,87岁) 字云崧(一作耘讼),号瓯北,常州府阳湖县(今江苏省武进县)人,清中期著名的史学家、诗人、文学家。他与同时代的袁枚、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进士,历任军机处内阁中书、翰林编修、广西镇安知府、广州知府等职,官至贵州贵西兵备道。后辞官,主讲于安定书院。赵翼是清代著名学者,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独创”,反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不满之情,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所著《廿二史札记》与王鸣盛《十七史商榷》、钱大昕《二十二史考异》合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卡文迪许(1731—1810,79岁) Henry Cavendish,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公元1731年10月10日生于法国尼斯。1742-1748年他在伦敦附近的海克纳学校读书。1749-1753年期间在剑桥彼得豪斯学院求学。在伦敦定居后,卡文迪许在他父亲的实验室中当助手,做了大量的电学、化学研究工作。他的实验研究持续达50年之久。1760年卡文迪许被选为伦敦皇家学会成员,1803年又被选为法国研究院的18名外籍会员之一。 79岁1810年3月10日,卡文迪许在伦敦逝世,终身未婚。 卡文迪许可算是一位活到老、干到老的学者,直到 79岁高龄、逝世前夜还在做实验。卡文迪许一生获得过不少外号,有"科学怪人","科学巨擘","最富有的学者,最博学的富豪"等。 79岁1810年卡文迪许逝世后,他的侄子齐治把卡文迪许遗留下的20捆实验笔记完好地放进了书橱里,谁也没有去动它。谁知手稿在书橱里一放竟是70年,一直到了1871年,另一位电学大师麦克斯韦应聘担任剑桥大学教授并负责筹建卡文迪许实验室时,这些充满了智慧和心血的笔记获得了重返人间的机会。麦克斯韦仔细阅读了前辈在100年前的手搞,不由大惊失色,连声叹服说:"卡文迪许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他几乎预料到电学上的所有伟大事实。这些事实后来通过库仑和法国哲学家的著作闻名于世。"此后麦克斯韦决定搁下自己的一些研究课题,呕心沥血地整理这些手稿,使卡文迪许的光辉思想流传了下来。真是一本名著,两代风流。不啻是科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又有一部分是关于液态物质凝固点的研究,发表于 52岁1783年到57岁1788年。还有一部分是有关地球平均密度的研究,发表于 67岁1798年。在他逝世以后,人们发现他有大量文稿,一直藏着未经公开发表。这部分未发表的论文相当多,电学部分由19世纪的大物理学家马克斯维尔门教授整理后在1879年出版,化学和力学部分是由爱德华.普索于1921年主编出版的。 67岁1798年他完成最后的实验时,已年近七十。 卡文迪许对电学的研究基本都没有发表,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的最后五年致力于对卡文迪什个人实验记录的整理,于1879年出版了麦克斯韦注释的《卡文迪许的电学研究》,卡文迪许在电学上成果才使世人知晓。 瓦特(1736-1819,83岁) 苏格兰,蒸汽机的重大改进者(发明气压表,气动锤,冷凝器),工业革命的关键人物。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英国发明家、企业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人物,月亮学社成员,与著名制造商马修·博尔顿合作生产。 83岁1819年8月25日逝世。 64岁1800年瓦特蒸汽机专利期满。与博尔登合作结束。64岁瓦特退休。 46岁1782年瓦特的双向式蒸汽机取得专利,同年他发明了一种标准单位:马力。 40岁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威廉·赫歇尔(1738-1822,84岁) 弗里德里希·威廉·赫歇尔(Friedrich Wilhelm Herschel,1738年(戊午年)11月15日-1822年8月25日),英国天文学家,古典作曲家,音乐家。恒星天文学的创始人,被誉为恒星天文学之父。他的妹妹C.L.赫歇尔也是一位天文学家,终身未嫁,长期当他的助手,还独立发现了14个星云和8颗彗星。他的儿子J.F.W.赫歇尔也是天文学家他的妹妹C.L.赫歇尔也是一位天文学家,终身未嫁,长期当他的助手,还独立发现了14个星云和8颗彗星。他的儿子J.F.W.赫歇尔也是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葬于西敏寺牛顿旁。一家三人常被合称为赫歇尔一家,是18~19世纪英国一个对天文学有卓越贡献的家庭。 83岁1821年当选为刚建立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首任会长。 78岁1816年他受封为爵士, 64—66岁1802~1804年他指出大多数双星并非在方向上偶然靠在一起的光学双星,而是物理双星,还发现双星两子星的互相绕转。通过对星团、星云的系统观测,1786、1789和1802年3次出版星团和星云表,其中刊载了2500个星团和星云。 62岁1800年发现太阳光谱中红外波段有辐射,这是首次探测到天体的红外辐射。 托马斯·杰弗逊(1743-1826,83岁) 托马斯·杰斐逊(英语:Thomas Jefferson,美国第三任总统(1801年─1809年),《独立宣言》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者之一。除了政治事业外,杰斐逊同时也是农业学、园艺学、建筑学、词源学、考古学、数学、密码学、测量学与古生物学等学科的专家;又身兼作家、律师与小提琴手;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创办人。许多人认为他是历任美国总统中,智慧最高者。 83岁1826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立下遗嘱。6月24日,谢绝了参加7月4日国庆的邀请。7月4日,托马斯·杰斐逊于蒙蒂塞洛去世。 81岁1824年5月,弗吉尼亚大学建成开学(至少用了9年办学)。 76岁1819年1月,弗吉尼亚议会通过创办弗吉尼亚大学决议。3月,托马斯·杰斐逊当选为弗吉尼亚大学校长,亲自设计第一批校舍,派人去欧洲延聘教授,设法筹措经费。 72岁1815年1月,托马斯·杰斐逊提出弗吉尼亚大学纲要。 66岁1809年3月,托马斯·杰斐逊隐退。 61岁1804年12月,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 58岁1801年2月,当选为美国第三任总统。 歌德(1749-1832,83岁)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德国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众所周知歌德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一个科学研究者,而且涉猎的学科很多:他从事研究的有动植物形态学、解剖学、颜色学、光学、矿物学、地质学等,并在个别领域里取得了令人称道的成就,如他在35岁1784年发现了人的颚间骨。虽然法国科学家魏克—达苏在此之前四年就已经发现了,但歌德是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独立完成的。歌德还是一个政务活动家,做过魏玛公国的大臣,推行过一些进步政策。 然而更少有人知道,歌德还是一位画家,更准确地说,是一位有相当造诣的风景画家。歌德的天性极其活跃,他的求知欲非常强盛;他把他的精神触觉伸向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他要占有映照人类内心世界和观察、认识外部世界的所有手段。他的智慧、他的勤奋,他那深邃的目光、他那敏锐的感官,以及他长达82个春秋的高寿,使他在不同领域里——首要是在文学创作上——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绘画艺术上,他以无比的执着,从童年直到老年,始终怀着浓烈的兴趣,并几乎一直热情地进行实践,画了2700幅之多,这其中绝大多数是风景画,也包括他进行科学研究时所绘下的画图以及他对人体进行的临摹等。 83岁1832年3月22日,歌德病逝。他的临终遗言是:“给我更多的灯吧”。这体现了他作为大文豪的乐观精神。 81岁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词《讲话:对于维兰特(Wieland)兄弟般的纪念》(共济会悼词)。81岁时写完了巨著《浮士德》。《浮士德》是一部长达一万二千一百一十一行的诗剧。它是歌德的主要代表作,初稿始于19岁1768年,第一部问世于59岁1808年,第二部问世于83岁1832年,为完成它前后共花了60年的时间。歌德说过,他一生的创作只是“一部巨大的自白的一个个片段”,《浮士德》无疑是这些片段中最典型和最重要的一个。 78到80岁,1827年至1829年间,他写了14首题名为《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的抒情诗,抒发了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 75岁,“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工作,我可以说,我活了七十五岁,没有哪一个月过的是真正舒服生活,就好像一块石头上山,石头不停地滚下来又推上去”。 73岁1822年《法国的政治运动》(报告) 72岁1821年《悼词起首》,对已故共济会里德尔(Ridel)分会长的悼词 71岁,1820年《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对于授予他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 70岁,1819年《西东诗集》(诗歌) 68岁,1817年《好女人》 67—83岁1816年至1832年《论艺术和古代》(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 67/68岁,1816年/1817年《意大利游记》 67岁1816年《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为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 66岁1815年《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为感谢歌手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 63岁1812年夏天,贝多芬和歌德双双来到卡尔巴特的特普利策。歌德到达时,贝多芬已到了一周了,但他并不知道歌德来了。歌德便主动去看贝多芬,于是两位伟人见面了。当晚,歌德写信给他妻子说:“在我见过的艺术家当中,没有谁比他更专注、更有毅力和更诚挚可亲的了。” 62岁—84岁1811年至1833年《我的生平 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 61岁1810年《论色彩学》(科学论文) 60岁1809年《亲和力》 詹纳(1749-1823,74岁) 爱德华·詹纳(英语:Edward Jenner),亦译作爱德华·金纳或琴纳,全名安特·爱德华·詹纳,英国医生、医学家、科学家,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防止天花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并且为后人的研究打开了通道,促使巴斯德、科赫等人针对其他疾病寻求治疗和免疫的方法。虽然詹纳不是一位有惊天动地的创新思想的科学家,但是为人类利益做出这样杰出贡献的人确是绝无仅有。他通过调查、实验和写作,把一种医学界忽视的民间说法转变成了拯救无数人生命的标准方法。 74岁1823年初在他的家乡伯克利逝世,终年七十三岁。 64岁1813年剑桥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 53岁、57岁1802年及1806年,英国国会先后2次奖励詹纳3万英镑以表彰其贡献。 54岁1803年,西班牙还特派船队向其所有属地做了为期3年的环球航行推广。詹纳受到拿破仑的敬重,拿破仑的孩子及他的军队也都进行了牛痘接种,并誉詹纳为“罗马之王”。德国则把詹纳的生日作为节日祝贺。1803年以后詹纳到伦敦皇家詹纳学会工作。 49岁1798年发表的《种牛痘的原因与效果的探讨》一书中,公布了23个种痘而再不得天花的病例。 卡罗琳·赫歇尔(1750-1848,98岁) 卡罗琳·卢克雷蒂娅·赫歇尔 Caroline Lucretia Herschel 22岁,1772年,比威廉·赫歇尔小12岁的妹妹卡罗琳·赫歇尔(1750-1848)与他会合,并担任他的管家,同时想威廉学习英语和数学。她不仅悉心照料家务,而且用极详细的日记,留下了威廉整整五十年的工作史。当威廉因为专注于磨望远镜镜片时,卡罗琳就喂哥哥吃饭。 98岁1848年1月9日去世,离她100岁生日只差两年多。 96岁1846年,她获普鲁士国王颁发金奖章。 85岁1835年推选她为该会的荣誉会员。此前这一荣誉只授予男性。 78岁1828年时获得皇家天文学会的金质奖章。 72岁1822年8月25日威廉在斯劳逝世后,她回到汉诺威编制一部含2,500个星云和星团的表,为此她在78岁 道尔顿(1766-1844,78岁) 约翰·道尔顿(John Dalton),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原子理论的提出者。他所提供的关键的学说,使化学领域自那时以来有了巨大的进展。道尔顿一生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化学新时代是从原子论开始的,所以道尔顿应是近代化学之父。道尔顿患有色盲症,这种病的症状引起了他的好奇心。他开始研究这个课题,最终发表了第一篇有关色盲的论文。后人为了纪念他,又把色盲症叫作道尔顿症。道尔顿一生宣读和发表过116篇论文,主要著作有《化学哲学的新体系》两册。 78岁1844年7月26日他使用颤抖的手写下了他最后一篇气象观测记录。1844年7月27日他从床上掉下,服务员发现他已然去世。 道尔顿希望在他死后对他的眼睛进行检验,以找出他色盲的原因。他认为可能是因为他的水样液是蓝色的。去世后的尸检发现眼睛正常,但是1990年对其保存在皇家学会的一只眼睛进行DNA检测,发现他缺少对绿色敏感的色素。为纪念道尔顿,他的肖像被安放于曼彻斯特市政厅的入口处。很多化学家使用道尔顿作为原子量的单位。 69—70岁1835~1836年任英国学术协会化学分会副会长。 62岁1828年,道尔顿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此后,他又相继被选为柏林科学院名誉院士、慕尼黑科学院名誉院士、莫斯科科学协会名誉会员,还得到了当时牛津大学授予科学家的最高荣誉——法学博士称号。在荣誉面前,道尔顿开始时是冷静的、谦虚的,但是后来荣誉越来越高,他逐渐变得有些骄傲和保守,并走向了思想僵化、固步自封。但是,晚年的道尔顿思想趋于僵化,他拒绝接受盖·吕萨克的气体分体积定律,坚持采用自己的原子量数值而不接受已经被精确测量的数据,反对永斯·雅各布·贝采利乌斯提出的简单的化学符号系统。不过还好,他对科学的热爱始终如一。 60岁1826年,英国政府授予他金质科学勋章; 56岁1822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51—52岁1817~1818年任会长,同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他使用原子理论解释无水盐溶解时体积不发生变化的现象,率先给出了容量分析法原理的描述。 51岁1817年,道尔顿被选为曼彻斯特文学哲学会会长; 50岁1816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通讯院士。 34岁1800年道尔顿开始担任学会秘书,随后进行气体的压强研究。 33岁1799年新学院迁移到约克,道尔顿仍然留在曼彻斯特,此时他已经很有名气,可以靠作家庭教师为生。 华兹华斯(1770-1850,80岁) William Wordsworth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曾当上桂冠诗人。其诗歌理论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有力地推动了英国诗歌的革新和浪漫主义运动的发展。他是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最重要的英语诗人之一,其诗句“朴素生活,高尚思考”(plain living and high thinking)被作为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的格言。 完成于35岁1805年发表于80岁1850年的长诗《序曲》则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华兹华斯创作最旺盛的时期是27岁1797至37岁1807年的10年。其后佳作不多,到 73岁1843年被任命为“桂冠诗人”时已经没有什么作品了。然而纵观他的一生,其诗歌成就是突出的,不愧为继莎士比亚、弥尔顿之后的一代大家。 梁章钜(1775-1849,74岁) 清代著名文学家梁章钜,年近古稀时写出我国第一部楹联书著《楹联丛话》。 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茝邻,晚号退庵。曾任江苏布政使、甘肃布政使、广西巡抚、江苏巡抚等职。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禁鸦片,是坚定的抗英禁烟派人物。也是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的督抚。是一位政绩突出、深受百姓拥戴的官员。 晚年从事诗文著作,一生共著诗文近70种。其在楹联创作、研究方面的贡献颇丰,乃楹联学开山之祖。 74岁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六月病逝。 73岁道光二十八年春,乐清县令安庆人蔡琪(字子树)写信邀顶头上司的尊翁、也是自己的太老师梁章钜游雁荡。 梁章钜此次雁荡之行,历时7天,正式在山中才2天,从西内谷跑到东外谷,雁荡山的精华部分二灵一龙都游过了,74岁的老人,难得兴致还那么高。他在二十六日的日记中写登龙鼻洞的情景:“同人皆从渍苔滑石中贾勇而登,余亦扶筇抠衣,强随其后,实有既竭吾力欲罢不能之慨。十余息而始达其广……”老人奋力登山的形象十分生动。 在日记中写道:“回首生平所历名山,不一而足,皆有诗纪之,独于雁荡不留一句,未免山灵笑我老衰。 乃勉成长歌一首,不追景而专记事,且语人曰:‘此余之禁体游山诗也。’……”老先生觉得不给雁荡写首诗,不仅无法向家人交账,更对不起雁荡山,怕山神嗤笑他老朽了。于是补作了一首七言长诗。所谓“禁体”,就是不按常规去做(游山诗而不写景)。诗中有曰: 三十二岁登武夷,七十四岁陟雁荡。平生浪游老不衰,俯仰名山且自壮……同侪诧我脚腰好,人所到处都不让。二儿扶持一筇稳,但饬门生省供帐。 冯工绘事廖工诗,二客能从亦倜傥。写景何如纪事真,枯吟懒画壶卢样。山中七日即游仙,草草出山神已畅。 楹联丛话。共十二卷,分别为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佳话、挽词、集句集字、杂缀、谐语等,收入联话600余则。在广西巡抚兼署学政任上时,梁章钜花两年公余时间完成了这部巨著;此后,远近有相同兴趣的朋友先后寄来不少对联佳作,遂又着手编撰《楹联续话》。此书一出,各省纷纷翻刻出版。梁章钜本想把《续话》之后收集的联话附到笔记《浪迹丛谈》里去,做个交代,不再编联话了。但在友人的鼓励支持下,他又收集资料,编出了《楹联三话》。这时他已73岁了,还想继续出《四话》、《五话》。但两年后,这位楹联大师就逝世了。他的儿子梁恭辰曾随父游学二十年,官至温州知府,后继承父业,编撰了《楹联四话》和《巧对续录》。《楹联丛话全编》是梁章钜父子所作全部联话的合集。 72岁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他在温州任知府的第三子梁恭辰将他迎养到温州,并效宋代赵清献父子故事,为他筑了戏彩堂。梁章钜在温州闲居期间,写了许多著作,其中《浪迹丛谈》及续谈、三谈中有许多关于温州的记载。 71岁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迁居扬州。 70岁。梁章钜七十寿辰时,好友王淑兰所撰贺联非常贴切地概述了他一生的经历和成就:“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高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67岁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正月,梁章钜携家寓居扬州,五月渡江南下,返回福建浦城。此时虽称病辞官,但仍心念国家。在途中闻知英军攻进长江,两江总督牛鉴闻风逃遁,镇江陷落,心情无比沉重。到浦城后,又闻英人要在福州设立码头,福建巡抚刘鸿翱业已奏准,当即写信与刘鸿翱,痛陈其害,指出:“此局若成,其弊有不可殚述者也”。梁章钜在浦城居住4年。 66岁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亲自带兵防守梧州,并增兵浔州、南宁,运送大炮支援广州防务。曾上疏抨击琦善在广东“开门揖盗”,歌颂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第一个向朝廷提出以“收香港为首务”。同年,调任江苏巡抚,带兵到上海会同江南提督陈化成部署抗英,组织宝山、上海、川沙、太仓、南汇、嘉定等地兴办团练,严密设防,使英军未敢妄动。同年八月,因两江总督裕谦自杀,奉命署理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不数日,又奉旨回苏州办理粮台。十一月病发,专折奏请开缺调理。 63岁1838年道光十八年,上疏主张重治鸦片囤贩之地,强调“行法必自官始”,并积极配合林则徐严令梧州、浔州官员捉拿烟贩,采取10家连保法,杜绝复种罂粟。 61岁升广西巡抚兼署学政。 60岁1835年道光十五年,奉召入京,授甘肃布政使。 谢林(1775—1854,79岁) 谢林(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一般指弗里德里希·谢林 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德国哲学家。 解读他的哲学通常不太容易,因为其哲学中关于自然的定义总是不确定的。一些学者认为他是伟大但又捉摸不定的思想家,因为他在观点间的跳跃对于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来说缺少一些将它们连接起来的力量。另一些人认为谢林总是关注一些常见的话题,尤其是自由、绝对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阿伏伽德罗(1776—1856,80岁) 阿莫迪欧·阿伏伽德罗(Amedeo Avogadro),意大利物理学家、化学家。 80岁1856年7月9日在都灵逝世。 74岁1850年退休。 61—65岁(1837~1841年)第一部关于分子物理学的教程、四卷著作《有重量的物体的物理学》。 60岁1834年重新被聘任为都灵大学教授,直到74岁 高斯(1777-1855,78岁)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德国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高斯和阿基米德、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一生成就极为丰硕,以他名字“高斯”命名的成果达110个,属数学家中之最。他对数论、代数、统计、分析、微分几何、大地测量学、地球物理学、力学、静电学、天文学、矩阵理论和光学皆有贡献。 78岁1855年2月23日逝世。 30—78岁1807年他成为格丁根大学的天文学教授和新天文台台长,直到逝世。 72岁1849年举办了高斯获博士学位50周年庆祝会,为此高斯准备了他早期对代数基本定理证明的一个新版本。由于健康状况愈来愈差,这成了他最后的著作。给他带来最大欢乐和荣誉的还是哥廷根市赠与他的荣誉公民头衔。由于他在数学、天文学、大地测量学和物理学中的杰出研究成就,他被选为许多科学院和学术团体的成员。他谢绝了许多大学请他当教授的邀请而一直留在哥廷根大学的院系中,直至逝世。 69—70岁1846/47年《高等大地测量学理论》下 66—67岁1843/44年《高等大地测量学理论》上 63岁1840年《地磁概念》《论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引力和斥力的普遍定律》 62岁1839年《地磁的一般理论》 60岁1837年高斯开始学习俄语。 53岁1830年前后,极值(极大和极小)原理在高斯的物理问题和数学研究中开始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流体保持静止的条件等问题。在探讨毛细作用时,他提出了一个数学公式能将流体系统中一切粒子的相互作用、引力以及流体粒子和与它接触的固体或流体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都考虑在内。这一工作对于能量守恒原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从53岁1830年起高斯就与物理学家威廉·爱德华·韦伯密切合作。由于对地磁学的共同兴趣,他们一起建立了一个世界性的系统观测网。他们在电磁学方面最重要的成果是电报的发展。 玛丽·萨默维尔(1780—1872,92岁) 自学成才的苏格兰女数学家。由于《论物质科学的关联》的成功,她成为风云人物。在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之前,该书一直是英国最畅销的科学图书,总共发行过10版,且进入了法国、意大利、德国和美国的图书市场。 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剑桥大学的男教授们屈尊邀请她出席午餐会;她获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等多家学术社团的名誉会员称号;虽然皇家学会一直没有接纳她,但为她塑了一尊大理石半身像,放在皇家学会大楼内。 玛丽·萨默维尔的父亲是位海军上将,她从小喜欢在海边捡贝壳,观察海鸟,她父亲说她是"野孩子"。15岁时,她在一本女性时装杂志里读到了一点点代数的内容,从此迷上了数学。晚上躺在床上,她会听着海涛声在脑子里解方程。18岁时,她出落为一位大美人,正式进入了爱丁堡的社交界。她父亲感到困惑的是,她除了喜欢画油画、弹钢琴外,居然依旧热爱数学,这在有身份的年轻女性中太反常了。她觉得自己应该在某个方面出类拔萃,因为她深信,女性在创造力方面应该拥有比前人所承认的更高的地位。她嫁给了一位海军武官,但她丈夫1807年就去世了,那时她才27岁。5年后,32岁的她嫁给了自己的终生灵魂伴侣、爱好科学的表兄威廉·萨默维尔医生。36岁时,他们全家移居伦敦,此时她已生了四个孩子。他们夫妇俩在家里招待过一些著名科学家,自然哲学家威廉·惠威尔、物理学家法拉第、数学家巴贝奇、地质学家莱尔,等等。 54岁1834年出版的OntheConnexionofthePhysicalSciences(《论物质科学的关联》。2014年10月2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介绍了世界上最早的科普著作之一)。 50岁1830年,天文学家约翰·赫歇尔写信给自然哲学家威廉·惠威尔(他于1834年创造了"科学家"这个词),信中说,我们急切需要“将科学每一具体分支的已知东西加以消化……从而就已经完成了什么、还有什么有待完成的问题提供关联性的看法”。后人认为,自学成才的苏格兰女数学家玛丽·萨默维尔(1780~1872)所写的《论物质科学的关联》这本书便提供了“关联性的看法”。该书有500页,但没有一个方程式,图表也很少,读懂此书不依赖于读者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量。她用逻辑清晰、表述明快的语言描述了到那时为止的完整的科学世界观,涉及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气象学、电磁现象等领域,因而大受读者欢迎。在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之前,该书一直是英国最畅销的科学图书,总共发行过10版,且进入了法国、意大利、德国和美国的图书市场。 52岁1832年,玛丽·萨默维尔在逗留巴黎期间开始撰写《论物质科学的关联》。她不是关在书斋里写书,而是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交才干,拜访法国的科研机构和科学名流,汲取最新的知识营养。比如,她拜访了拉普拉斯的遗孀(她颇有社会影响力),访问了法国物理学家阿拉戈、毕奥(Biot)和盖-吕萨克。她访问了巴黎天文台、国家自然史博物馆、安培的电学理论实验室等单位,到处都受到热烈欢迎。由于该书的成功,她成为风云人物。男性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剑桥大学的男教授们屈尊邀请她出席午餐会;她获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等多家学术社团的名誉会员称号;虽然皇家学会一直没有接纳她,但为她塑了一尊大理石半身像,放在皇家学会大楼内。她去世7年后,牛津大学新成立的一个女子学院以她的名字命名。前文提到,“科学家”这个词是惠威尔于1834年造出来的,而惠威尔承认,这个词的问世是受到玛丽·萨默维尔那本科普著作的影响。 50岁1830年,应“有用知识传播学会”的邀请,她把法国科学家拉普拉斯的《天体力学》译为英文出版。因此,在英国议会一次就科学教育议题展开的辩论中,有人说:全英国只有6个人能理解拉普拉斯的学说,她是其中一个。 塞奇威克(1785~1873,88岁) Sedgwick.Adam,英国地质学家。最先将寒武纪这个名称用于5.7亿年前至5.0亿年的这一段地质时期。1903年正式开放的剑桥塞奇威克博物馆,就是为纪念他建造的。 尽管塞奇威克曾是数学家,对地质学所知甚少,但却于 33岁1818年被任命为剑桥大学三-学院的伍德沃德地质学讲座教授。当时,大学用人常常是根据此人的一般声誉而不是专长。塞奇威克立即着手在大学的研究项目中确立地质学的重要地位,并开始进行许多次地质考察。 42岁1827年他与R.I.麦奇生合作,考察了苏格兰的西部和北部,这是他们多次合作考察英国和欧洲大陆各处的第一次。 44岁1829年当选为伦敦地质学会主席,两年后在威尔士北部开始野外工作。在那里他建立了当地岩层的顺序,并将最老的含化石岩层命名为寒武系(“寒武”为威尔士的古名)。 麦奇生与塞奇威克共同研究了德文郡的页岩和砂页,并提出泥盆纪的命名(“泥盆”为“德文”音转)。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在《论德文郡的自然构造》( 54岁1839)一文中提交地质学会。关于发现和命名某些早古生代岩层(后来定名为奥陶系)的优先权的不幸争执,破坏了麦奇生与他的合作关系。他著有《英国古生代岩层划分概要》( 70岁,1855)。 叔本华(1788-1860,72岁) 德文:Arthur Schopenhauer 72岁1860年,叔本华因肺炎恶化去世。他在遗言中说:希望爱好他哲学的人,能不偏不倚地,独立自主地理解他的哲学。 1860年9月21日,他起床洗完冷水浴之后,像往常一样独自坐着吃早餐,一切都是好好的。1小时之后,当管家再次进来时,发现他已经依靠在沙发的一角,永远地睡着了。 71岁1859年,《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三版引起轰动,叔本华称“全欧洲都知道这本书”,在第三版序言中写道:当这本书第一版问世时,我才30岁,看到第三版时却不能早于72岁。总算我在彼德拉克的名句中找到了安慰:谁要是走了一整天,傍晚走到了,那也该满足了。叔本华在最后的十年终于得到了声望,但仍然过着孤独的日子。陪伴他的是一条叫“世界灵魂”的卷毛狗,有人说这个名字是用来讽刺黑格尔,也有人说不是。 63岁1851年,他完成了对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补充与说明,结果就是这篇以格言体写成的《附录与补遗》使他获得了声誉,使他瞬间成了名人。有人写了《叔本华大辞典》和《叔本华全集》,有人评论说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思想家。 56岁1844年,在他坚持下,《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出了第二版。第一版此时已早已绝版,且未能引起评论家和学术界丝毫兴趣,第二版的购者结果也寥寥无几。 53岁1841年,出版了《论意志的自由》和《论道德的基础》两篇论文的合集,这两篇是为不同科学院而作的有奖征文,第一篇获得了挪威皇家科学院褒奖,第二篇没有获得丹麦皇家科学院褒奖,在之后的书中他一再对丹麦科学院冷嘲热讽,在他成名后,丹麦科学院也成了一时间的笑柄。但这本书也几乎无人问津。 49岁1837年,他首个指出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第一版和第二版之间的重大差异。之后他出版了多种著述。 45岁1833年到72岁1860年,在大学里受挫之后,他移居法兰克福,并在那儿度过了最后寂寞的27年。 迈克尔·法拉第(1791-1867,76岁) 就对人类直接贡献来说,最大应属于法拉第以及发明青霉素的弗来明。 世界著名的自学成才的科学家,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发明家即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者。发现电磁感应。 76岁1867年8月25日,迈克尔法拉第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76岁。法拉第和撒拉没有生育后代,所以他没有子女给他送行。 67岁1858年,法拉第退休并在萨里汉普顿宫的恩典之屋定居。 66岁1857年谢绝了皇家学会拟选他为会长的提名,他甘愿以平民的身份实现献身科学的诺言,终身在皇家学院实验室工作一辈子,当一个平凡的迈克尔·法拉第。 61岁1852年,他又引进了磁力线的概念,从而为经典电磁学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后来,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用数学工具研究法拉第的磁力线理论,最后完成了经典电磁学理论。 惠威尔(1794-1866,72岁) 威廉·惠威尔,FRS(英语:William Whewell,/ˈhjuːəl/),又译威廉·休厄尔,生于英国英格兰兰开夏兰卡斯特,博学通才、科学家、哲学家、圣公宗祭司与基督教神学家。同时专精于数学与诗词,他是最早从事科学史研究的史学家之一,是首位使用科学家(scientist)这个名词的人。 72岁1866年,因为从马匹身上坠落,在剑桥过世。(万维百科) 利奥波德·冯·兰克(1795-1886,91岁) 出生于德国图林根,19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客观主义史学开创者,史学现代化和职业化之父。通过"习明纳尔"专题研讨班(Seminar)的授课方式,培养出了包括魏茨(Georg Waitz),吉泽布雷希特(Wilhelm von Giesebrecht)和聚贝尔(Heinrich)在内的大量历史学家,对历史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塔尔博特(1800—1877,77岁) 威廉·亨利·福克斯·塔尔博特William Henry Fox Talbot,英国化学家、数学家、科学家。发明了卡罗式摄影法,是底片的发明者。 19世纪50年代,在遭遇专利权保护的官司败诉后,他重新拾起了理论数学和语源学的研究,对亚述学研究产生了兴趣,为解读亚述人的楔形文字做出了大量贡献。 77岁1877年塔尔博特去世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位了不起但或许又有些不那么专注的学者的成就一直不为人所重视,而事实上,他就各种科学专题撰写了7本书,发表了50多篇论文,拥有12项重要的技术专利,至少翻译了8部亚述语文献,当然,还有他所发明且至今仍在使用的照片制作工艺——卡罗式摄影法。 朱塞佩·加里波第(1807—1882,75岁) 朱塞佩·加里波第(意大利语:Giuseppe Garibaldi)(1807年7月4日—1882年6月2日)是个意大利爱国志士及军人。他献身于意大利统一运动,亲自领导了许多军事战役,是意大利建国三杰之一(另两位是撒丁王国的首相加富尔和创立青年意大利党的马志尼)。而由于在南美洲及欧洲对军事冒险的贡献,他也赢得了“两个世界的英雄”的美称。加里波第在清末民初成为了中国知识分子们关注的一位外国人。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梁启超写了《意大利建国三杰传》,讲述了加里波第、马志尼、加富尔三人的事迹。之后梁启超在1902年写的剧本《英雄情史》的主角,也是加里波第。毛泽东在1959年5月15日会见智利政界人士时曾说,在信仰马克思主义之前,“我崇拜华盛顿、拿破仑、加里波第,看他们的传记。”[陈晋主编.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 4历史 附录卷:广西人民出版社,2017-01:209] 75岁1882年6月5日,加里波第在卡普雷拉岛因病去世,整个世界为之动容。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在他的墓碑两侧,每天都有意大利海军战士持枪守卫。 72岁1879年,一个叫乔万尼·吉诺·费兰佐纳的记者曾写了两本册子《加里波第的政治色彩》和《忘恩负义的加里波第》对加里波第进行人身攻击,结果该记者于4月19日遇刺身亡。最后还是加里波第亲自发起募捐,为费兰佐纳的遗孀筹集了抚恤金。 67岁1874年,他的小说《千人军》出版,首次印刷即获稿费21000里拉。加里波第向来对金钱没有兴趣,只靠一点养老金生活,人们不禁想到,如果他当年叱咤风云时稍有私心,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地步。后来,巴勒莫市政府通过决议,每年拨给加里波第3000里拉作为养老金,意大利参议院也批准自1875年起,每年从政府利息中提取6%给加里波第作为生活费,但他一概拒绝。只是到晚年,加里波第经济拮据,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勋章时,他才极不情愿地接受了政府的补助。 在意大利,加里波第是一个万众敬仰的人物,人民不允许对他的任何诬蔑。 63岁1870年协同政府军攻克罗马。普法战争期间,应邀赴法参战,组建“孚日兵团”。巴黎公社成立后,加里波第在缺席情况下当选为国民自卫军总司令。隐退的加里波第一直闲居在卡普雷拉岛,不再担任任何官职,但他仍是意大利政坛的风云人物。 达尔文(1809-1882,73岁) 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其他两个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对人类有杰出的贡献。 晚年的达尔文,尽管体弱多病,但他以惊人的毅力,顽强地坚持进行科学研究和写作,连续出版了《人类的由来》等很多著作。 73岁1882年4月19日,达尔文在达温宅逝世,厚葬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72岁1881年发表《腐植土的产生与蚯蚓的作用》(The Formation of Vegetable Mould Through the Action of Worms),又称《蚯蚓》。 71岁1880年出版的《植物的运动力》(《植物运动的力量》The Power of Movement in Plants)一书中总结了植物的向光性的实验。 68岁1877年出版依据对其长子威廉·伊拉兹马斯(1839-1914)婴儿时期进行的仔细认真的观察,努力发现并记录下孩子与生俱来的表情和行为,以及后天逐渐成长学习的过程写成的《儿童成长简介》。 63岁1872年发表《人类和动物情感的表达》。 62岁1871年发表《人类起源和性选择》。 丁尼生(1809-1892,83岁) 阿尔弗雷德·丁尼生(Alfred,Lord Tennyson),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及最具特色的诗人。他的诗歌准确地反映了他那个时代占主导地位的看法及兴趣,这是任何时代的英国诗人都无法比拟的。代表作品为组诗《悼念》。 80岁1889年出版完整版本的《国王叙事诗》和《得墨忒尔及其它诗歌》,《俄诺涅之死,阿卡巴之梦及其它诗歌》于1892年他去逝后出版。 71岁1880年《民谣及其它诗歌》中优美的短篇抒情诗《过沙洲》展示了丁尼生恬静的宗教信仰。 70岁1879年《贝克特》。 68岁1877年《哈罗德》。 66岁1875年《玛丽女王》。

用户评论

枫无痕

这个标题看起来很有内容,期待看到杨岗的老年人物岁表。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铁树不曾开花

太有意思了,362位老年人的信息,一定很丰富吧。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指尖的阳光丶

好一个“先列”,看来这362人都有独特的魅力。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你是梦遥不可及

杨岗是做什么工作的?写这样的文章应该很有挑战性。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夏日倾情

8月11日51点发布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完成的巨著。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像从了良

这362位老人中一定有很多故事,期待一一了解。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没有爱人i

杨岗的文采真不错,标题就让人充满期待。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发型不乱一切好办

老年人岁表?这是什么概念,真的很好奇。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苍白的笑〃

362人都有什么特点,会不会有哪个是我熟悉的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有阳光还感觉冷

看完这个标题,我想起了家中长辈,希望他们都被记录在其中。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追忆思域。

这样的文章应该很能引起共鸣,特别是中年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醉枫染墨

标题感觉有点神秘感,让人想一探究竟。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颜洛殇

希望能从这篇文章中看到自己或家人的影子。

    有10位网友表示赞同!

ー半忧伤

81151点发布的,看来作者是个细致的人。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凉话刺骨

这362位老年人的故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花海

好期待杨岗的老年人物岁表,看看能不能找到我的爷爷。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自繩自縛

这么全的人物岁表,估计作者是做了很多研究的吧。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孤城暮雨

362个名字,362个生命,这是一篇值得珍惜的文章。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浅笑√倾城

标题很有意思,期待阅读内容。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标题:杨刚:老年人年表(第362期第一;2024.8.11.51)
链接:https://www.yaowan8090.com/news/sypc/9890.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更多
绯红之境兑换码最新2021 礼包兑换码大全

绯红之境兑换码最新2021 礼包兑换码大全[多图],绯红之境兑换码怎么领取?绯红之境兑换码有哪些?绯红之境在今日

2024-09-27
妄想山海怎么加好友 加好友方法大全

妄想山海怎么加好友 加好友方法大全[多图],妄想山海添加好友功能在哪里?妄想山海添加好友的方法是什么?好友添

2024-09-27
三国群英传7霸王再临攻略 霸王再临攻略技巧开启方法

三国群英传7霸王再临攻略 霸王再临攻略技巧开启方法[多图],三国群英传7霸王再临怎么玩?三国群英传7霸王再临

2024-09-27
江南百景图又见桃花村钓鱼位置在哪?又见桃花村钓鱼攻略

江南百景图又见桃花村钓鱼位置在哪?又见桃花村钓鱼攻略[多图],江南百景图又见桃花村钓鱼怎么钓?又见桃花村钓

2024-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