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对老子的神化与弘扬《道德经》
张英超
1、老子在道教中被神化并尊为圣人
据司马迁卷63 《史记》记载:“老子,出库县蠡乡曲仁里人,姓李,名尔,字旦,周朝库房史。”孔子适应周朝,为将,问礼,老子曰:“夫子之言,其骨已朽,而言仅在耳。君子闻其时,闻其疲。”善人德深,而其貌如愚人,除掉骄慢、色欲、外表、所以我告诉你:“孔子说:‘走开’。”弟子曰:“吾知鸟能飞,吾知鱼能游,吾知兽能行。吾知行者为伦,游者为伦,飞者为伦。”我不知道龙。” ,他乘着风云冲向了天空。今日见老子,如龙一般!他高兴地说:“你要躲起来了,就逼我写书了。”于是我写了这本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留下了五千多字的道德意义。也许我说:老赖子也是楚人。又作道用十五篇,与孔子同时说,老子六十多岁,或两百多岁,以修道为生。”
司马迁是我国古今享有盛誉的著名历史学家。《老子韩非列传》 中《史记》 《老子》的描述至少说明了四个问题:第一,老子、李耳确实存在,而且与孔子是同一时代;其次,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周礼》,并对其给予高度评价;第三,《老子韩非列传》是老子应尹喜的要求而写的;第四,老子之所以能活到百岁以上,是因为他善于修道,延年益寿。
道教尊崇老子及其神话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说,道教的弘扬是从张陵创立五斗米道之后开始的。据元代道士赵道一编的《道德经》记载,张道陵(道教对张陵的尊称)在四川鹤鸣山修行时,“我正在熟睡,老先生开车山东南飞云绿树,顾曰:“道陵修行难。我感受到了他的野心,我会教他疗伤肉身的秘诀和长生不老之道。让他的身体休息,让他的思绪飘到外面去。别惊慌。你现在有意识了。”“真人梦见一个人身穿夜光铠甲,头戴通天冠,三气幡。他对真人说道:“道灵子怎么这么累?”真人猛然醒悟。他一惊,衣袖飘动,衣衫抖抖,怀疑是受了外邪干扰。驾着五头白龙,有二十四人,绿袖红衣,金甲金甲,手持戟。素车之上,九色光雾闪耀,景象变得清晰起来。车上,只见一个神人,脸色如水,手中握着五把剑。脖子上挂着一把明亮的宝扇,上面有八个圆灯,身躯高六尺有余。车前的人不准直视他。老者道:“我曾下蜀山,立二十四法则,几经劫难,仙官未满,职位被废。这六天,鬼神食肉,侵扰。”他们的家日日夜夜。”人和鬼没有什么区别。可惜百姓白白受灾。怎样才能抓住邪恶、纠正邪恶呢?我能辨人鬼,守昼夜,复兴此规,造福百姓。我的功德无量无边。有你的名字在丹台,我应该算是真人,所以才托付给你。 ’真人叩头曰:道陵愚人。庆幸的是,他历经千劫,遇见了大道。死魂重生,枯骨重肉。我很欣赏道教的圣旨。我真诚地这样做。你要好好练*,不敢懈怠。”历史人物神化是宗教中的普遍现象,甚至神化本身就是一种尊重的表现。道教信神体现了道教信徒对神的敬畏和追求,也体现了人们对人类社会的美好愿望。众所周知,老子在道教中被神化并尊为道教天君(又称太上老君)。从《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天师》这个近乎神话的故事的生动描述中,不难看出以下几点。
(一)老子在张陵创立天师道后,被神化为太上老君,为天上的重要神祇。这与道家经典中对神仙活动的令人羡慕的描述类似。例如,“妙古社山上,住着一位神人,皮肤如冰雪,风姿如处女,不食五谷,吸风饮露,骑在山上”。乘云,乘飞龙,游四海。” “仙人,或龙身入云,无翼飞翔;或骑龙腾云,登大塔。”道家经典是这样描述古人心目中的神仙形象的:神仙皮肤白皙,表情迷人,不食五谷,食风饮水。露;火不能使其热,冰不能使其冷,雷霆、狂风、巨浪不能震其;他们乘云飞龙,游历四海,飘浮青云,呼天唤地,潜入江海;他们的名字在仙书上,他们是不朽的,寿命数万年;心平气和,不炫耀,不发脾气,不搜查,不聚集,不缺乏;能调和阴阳,日月常明,四时光明。气候常年平稳,风雨均匀,草木茂盛,粮食充足;能令地不荒芜、人不生病、万物不毁、鬼不作祟。《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天师》中对太上老君的描述是典型的神灵形象。
(二)张陵已被列为仙人,未来必成真人。后来他传播道教济世救人,完全遵循太上老君的道教法令。
(三)张陵在巴蜀地区弘扬道教时所立的二十四规,是仿照太上老君所立的二十四规。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是道教史上的重要经典。注明为元代道士赵道一编撰。我们从“编”字来分析。老子、张陵的神化不仅出现在元代,也出现在道家经典中。该记录历史悠久。出生于天师道士世家、喜爱修道和炼丹之术的葛洪,在其所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中明确记载:张道陵“闻蜀人仁厚,好教,名山甚多,遂与弟子前往,居鹤鸣山。”他所著《道家》二十四篇,是精明的思想和决心的体现。忽然,天人从天而降,骑着万马,载着羽罩金车,骑龙骑虎,数量不可胜数。他也被称为朱夏士或东海孝通,教导陵墓如何发挥明朝(联盟)的力量。皇帝受之,能治病,百姓拜他为师,弟子数万。尽管学术界对于《神仙传·张道陵》是否为葛洪原作仍有不同意见,但笔者并不认为排除其为葛洪原作的可能性。这是原作,说明晋代老子被神化为天神。对比《神仙传》和《神仙传·张道陵》的记述,不难看出两部传记的渊源和关系。
道教对神的信仰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国著名道教研究者许地山在《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张天师》评价天师之道时写道:“求仙求乐,是人类的自然要求,中华民族正是靠着这种迷信而产生的。”后来,张陵将仙道化为宗教,成为天师之道。”张继玉《道教史》也指出“老子自汉以来日益神化。皇朝,但他被视为神,道教中最重要的就是天师之道。”确实,从神化、尊崇老子的角度来看,道教确实应该排在第一位,很多道教经典的名字前面都有“老君”、“太上”三个字,这也说明了道教对老子的神化和尊崇。
元代泰定年间(1324-1328年),全真道士刘天素、谢希禅编撰了《天师道史略》一书,尊老子为道教创始人,称他为“混元老子”。还特别列出:唐高宗尊老子为太上轩辕皇帝,唐玄宗尊老子为太圣祖高尚道道轩辕皇帝,宋真宗尊老子为太上老君混元尚德。可见,后来出现的全真道士中,老子也是备受推崇的。
2、在道教历史上,曾有很多伟大的道士诠释《金莲正宗仙源像传》,弘扬道家思想。
道教自创立以来,就与《道德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近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道教经历了无数艰难曲折、坎坷坎坷。然而,无论岁月沧桑,朝代更迭,道教对《道德经》的尊崇和弘扬却是代代相传,延续至今。
《道德经》是道教最重要的经典,又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真经》等。史书中的各种记载认为,这部作品是尹喜在迎接老子到访时应老子之邀而写的。住在楼关。
《老子五千文》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后世一般用《道德经》,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老子河上公章句》,后四十四章为《道经》。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德经》,正面为《老子》,背面为《德经》。 《道经》收录唐代傅羿修订的《正统道藏》两卷和《道德真经》两卷,经学者考证。 30000堆汉墓出土的丝书:010与之相似。
《道德经古篇》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哲学、政治、宗教、医学、保健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中华古代文明的智慧结晶、知识宝库。因此,对《道德真经》的研究一直持续至今,注释数以百计。已收集国内外流传的《老子河上公章句》篇文字,包括中、英、法、德、俄、日、韩等21种语言。有420多个版本,各种研究著作各抒己见,相辅相成。
自从张岭创立天使淘以来,他就与《道德经古篇》结下不解之缘。张陵、张鲁传讲天师道(当时称五配米道)初期,以《老子》作为教育信徒的依据。重要经典,并注释《道德经》,以便信徒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这是敦煌文献中发现的最重要的道教经典《道德经》。《道德经》应该是道教最早解释《道德经》的著作。
《五配米》创立后,《道德经》成为早期道教的重要经典。是五斗米道祭酒向信徒传法《道德经》时的讲义。书中主张尊老君,视老君为至高无上、无所不在的“道”的化身。它要求人们信仰真道、修行真道、恪守戒律、生活清净。人们认为,只有君臣修道修德,国家才能太平。
《老子想尔注》隋唐时期失传。敦煌莫高窟出土的六朝遗书残片,为研究道教早期活动提供了宝贵资料。香港著名道教学者饶宗颐根据英国国家图书馆藏书写成一本书,并认真研究。这是当今最富有成果的学术著作。饶老师指出,《老子想尔注》是天师道在《道德经》基础上的作品。张陵先注释,传给儿子张衡,又传给衡的儿子张鲁。经张鲁编撰推广后,得以出版,在信徒中广泛流传。参考史料记载,据陈寿在《老子想尔注》年所著记载:“张鲁,字公奇,沛国峰人,其祖父陵至蜀,于呼鸣山学道,创道教。”书迷惑人,信道者五斗,旧号米贼,陵死后,子衡继其道。《道德经》作者陈寿并用他关于无斗米刀传承的记载。饶宗颐老师的观点非常有见地。至于张陵在《老子想尔注》所写的所谓道书,最重要的无疑是《老子想尔注校正》。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有《老子想尔注》、《老子想尔注》等。就学术研究而言,认为《道德经》是天师道早期诠释以教育信徒的观点基本上没有太多争议。
《三国志·张鲁传》 道教解说成果最丰硕、成就最大的朝代是唐朝。
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唐朝统治者非常尊重老子。武德三年(620年),唐高祖李渊亲自游览楼观老子庙。上元元年(674年),唐高宗李治要求诸侯百官读《三国志》,后来又规定科举考试《三国志·张鲁传》。据内容介绍,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下令每户必须拥有《老子想尔注》,并亲自书写了《正一盟威妙经》和《正一科术要道法文》。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老子想尔注》有多种解释,尤其是在道教中。
《道德经》 据记载,唐初著名道士、医学家、药理学家、养生专家孙思邈撰文《道德经》。孙思邈,京兆花园(今陕西耀县)人,学识渊博。他博学老、庄等百家学说以及佛教经典。他尤其推崇老庄学说、阴阳五行、推步(精通历算、医学、占卜等。一生著作甚多,包括《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 《御注道德真经》 《御制道德真经疏》 《道德经》 010-3 0000 《旧唐书》 《老子注》 《老子注》 3 《庄子注》等多达80种。
据晁公物《备急千金要方》和王应林《千金翼方》的记载,初唐岷山道士张君祥记载为《福禄论》。
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元天观道士李蓉所著。《摄生真录》 四卷,进献皇帝检阅。收入《枕中素书》。
《会三教论》,为晚唐五朝道教多有贡献的著名道士杜光庭着,共五十卷(杜光庭作序三十卷),其中一卷述老君事迹,详述老子。出生、传奇经历和其他神话。杜光庭,字彬生,早年曾到天台山修行道。僖宗在位期间,多次被召入京,授临德殿。后来逃离战乱,入蜀。前蜀王封他为蔡国公,封他为“广成老师”。王衍继位后,被尊为“传真大师”。他对道教教义和经典咒语进行了研究,为道教仪式的规范化做出了许多贡献。杜光庭年收入仅《神仙修养法》,却拥有近三十种道教作品。
元世祖至元年间,道士李道春着有《:010—30000》两卷,主要是《:010—30000》。他审查了不同版本的200多个差异,并将它们命名为《医家要妙》。他还研究了各版本的解释,列出了异同和错误。很多地方,命名为《千金养生论》。内容涉及养精蓄锐、通心达性、修身治国、百姓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道春子元,字庆安,道号迎禅子,南宋末元初道士。曾拜白玉蟾弟子王金蟾为师,是内丹南宗第三代传人。入元后,成为全真道士。他的道教融合了南北内丹派,成为元初杰出的内丹师。道春的著述非常丰富,仅收录了《养性杂录》篇,分为九类:《郡斋读书志》 《玉海》 《三十家道德经集解》 《道德真经注》。
元宪宗年间(1251—1259年),金末学者高乙应贞观道士张志伟请求,创制篆书:010—30000。后被全真道第八代祖师张志敬收藏。元二十七年(1290年),张知敬出资,请楼观泰指示聂致远等人负责刻碑。次年竣工,碑立于显经台上。此碑有两段,每段碑的正反两面均刻有经文。至今仍保存完好。被称为原版鼓楼观石刻《正统道藏》或元版《道德真经广圣义》。是《正统道藏》石刻中的著名版本。
宋末元初道士着有《道德真经广圣义》五卷。他们除了阐发和弘扬陈景远《太上三五正一蒙威阅箓醮仪》 《太上三洞传授道德经紫虚箓拜表仪》思想外,还花大量篇幅详述有关老子出生和经历的各种传说。收入《道德会元》。
元英宗年间(1321-1323年),天师道第三十九代张思诚着有《道德经河上公章句》二卷。书中告诉世人,念诵《正辞》不仅可以修身、齐家、安民、平天下,而且对于修身养性也极为有用。收入《究理》。
元末至顺治正年间(1341—1368年),道士林志坚着有《三千三十六万万一三万》二卷。经文取自《河商工本》,其特点是注释经文《正统道藏》文,收入《道德会元》。
明初朱元璋和洪武中期道士韦大猷着有《太上大通经注》两卷。天师道第四十三代天师张玉初为之作序,曰:《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注》。探索数百所学校并选择最好的学校将其汇编成一个集合。对于个人身心的修行,充满了炼化、滋养之道。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外在目的。收入《全真集玄秘要》。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太常寺少臣宋嘉琏向康熙皇帝进献了其父全真道龙门派居士宋长兴所书的《:010—30000》。康熙亲自题序出版,并高度评价该书:“文字如此透彻,暗意如此清晰,见者如仰望日月中天”。而懂得它的人,就像在大海中探寻宝藏一样。”他要求“凡皇室成员、文武大臣、工人,皆应命读书,若能精进修行,必得最福地,得永恒幸福”。宋长兴原名宋龙元,道号龙元子。历任翰林院御史、学士三十余年。康熙十八年(1679年)辞官回到山西家乡,皈依道教,成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第七代弟子。方氏修行道教二十多年,着有《:010—30000》,注释、引文广泛,内容丰富,通俗易懂。
今天发表的有关在道教界弘扬道教的研究著作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任法融大师。中国道教协会.这部作品是任道长以鼓楼观原石刻《道德经》为注解基础所著。他花费了多年的心血,多次修改才最终定稿。 1988年由陕西三秦出版社出版,1993年、1997年多次再版,至今仍供不应求。本书由四部分组成:《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经》 《道德真经藏室纂微开题科文疏》。关于该书的出版及其对社会的贡献,书首《道德真经藏室纂微篇》有针对性地写道:“任法龙道长,长期隐居楼观密林修道,数十年修行。研究《正统道藏》并探索其奥秘后,我终于在1988年写下了《道德真经章句训颂》一书,以通俗易懂、浅显易懂的方式阐释了《道德经》的深刻哲学、高深智慧和深奥思想。本书观点独特,说理透彻,简洁明了,适用范围广泛,可供科技、管理、文化、教育等各界人士参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
1993年,大连出版社出版了镇阳子道士曹心怡所著的《正统道藏》,并于1994年8月再版。本书是我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的又一部高水平训诂《道德真经注》。曹心怡,道号真阳子,早年在河北省辉南县龙潭宫出家。他是道教全真派龙门派道士。曾任中国道教协会理事。 1983年以后,居住在北京白云关。本书八十一章,每章《道德经》。每章都列出了一个标题。每章原文后面都有“章节解释”。有的章节除“章节解释”外,还有“词解释”和“发言”。 “解释”和“发言”是注释者对《正统道藏》内容的理解和解释。书中注释《道德真经集义》八十一章之后,还附有附录《道德真经集义》,描述有关太上老君的神奇传说。
还有全真道龙门派刘明哲道士遗稿《正统道藏》,道号“北山道士”。其弟子、江西庐山仙人洞道院叶志明道长印制,并作为赠品流传于世。叶道士在《太上道德经讲义》一书中写道:他的恩师在修炼道教五十年的过程中,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太上道德经讲义》“字句极其凝练,言简意深,阐述道德宏旨,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可惜尚未正式出版,难以广为人知。
用户评论
感觉题目描述得很有意思啊,是想分析道教把老子塑造成神的过程吗?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想知道这种神化的影响是什么?对后世理解老子和《道德经》有什么影响?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我比较好奇道教弘扬《道德经》的方式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会讲老子的实际经历吗?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了解一下太上老君的人物传记,很有意思啊!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道教对《道德经》的解读和阐释肯定不同于其他的学术流派吧?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道德经》的内容是不是很多人都认为是比较深奥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期待看到关于道教在弘扬《道德经》过程中有哪些具体做法。
有8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老子的神化程度,有具体的评价标准吗?
有15位网友表示赞同!
道教对老子的崇拜,是在后世发展起来的么?
有17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文章会提到哪些经典的道教典籍吗?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道德经》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感觉神化和弘扬两个概念很有关联性哦!
有16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这篇文章应该很有深度。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对老子的人生经历感兴趣,他有没有留下其他著作?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这篇论文的视角很有趣,让我对道教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学*一下《道德经》,感觉可以提升自我修养啊!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想知道关于道教如何将其神化成一个偶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比较想了解对《道德经》的诠释和解讀方式?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